形声、会意字。
小篆让(讓):从言,襄声,本义作“相责让”解(见《说文解字》许慎著),乃以言相诘责之意,故从言。又以襄本作“解衣而耕”解,让责人者,尽言如解衣,故让从襄声。
一个谦让之人,处处受人欢迎,其高尚的德行风范,也能深入人心,留传千古。孔夫子的温良恭俭让,让人如沐春风;孔融四岁让梨,家喻户晓;六尺巷的故事,更让人津津乐道。
自古以来,谦让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德。《孟子》有曰“辞让之心,礼之端也。”上自天子以至庶民,人人谦让,则社会安定,秩序井然;“尧以天下让舜”,则百姓和乐幸福;“泰伯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泰伯之让,成就了周朝八百年的基业。故天子之让,能让出国泰民安,河清海宴。
礼让、谦让,是人生所必学,终身行让,不与人争,则能护佑一生平安吉祥,是我们修身养德的崇高显现;而当仁不让,则是行义、勇气与魄力的体现,也是人生所必行。明乎此,把握好人生的方向,成就一番事业,将不远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