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据大河网记者田建光、时运斌报道,日前,大河网、政府网“走基层”采访组来到焦作市修武县,这里不仅有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云台山,还有别具特色的旅游资源和生态农业。近年来,修武县以生态作为支点,带动了当地经济全面发展。
一处以原生态闻名的“世外桃源”
一斗水,是焦作市修武县一座山村的名字,位于云台山茱萸峰海拔1000米左右的豫晋交界处。这里群山环绕,天蓝水清,是太行深处,云台之巅一处只有57户人家的小村子,被称为“河南最北山村”。
一斗水村名缘于村子西北的一处泉水,传说此处泉水原来很小,村民汲水,一次只能取够一桶,但随取随涌,取之不尽,被称为“斗水泉”,一斗水村名便也由此而来。斗水泉的泉水至今仍清冽甘甜,是当地村民的主要水源。
原生态的自然环境,淳朴善良的民风,独具特色的石头民居,让这里成为度假休闲的世外桃源。村子里一条古道穿村而过,直达山西省境内,古柏、古柳随处可见,鸡鸣犬吠之声不绝于耳,原始梯田环绕四周。更为特别的是,村子里50多户人家的房子全部都是用石头砌成的,有些还是明清时期的建筑,虽历经百余年的风雨沧桑仍保存完整,门窗、椽檐、阶石、栏杆等雕刻精巧,匠心独具。
近年来,随着游客的增多,一斗水村的名声也日渐响亮。村党支部书记靳福川告诉我们,每年约有数万名游客来到村里参观旅游,吃农家饭菜,住石头民居,体验宁静的山村生活。村里群众的人均纯收入也由过去的600元增加到现在的3000元以上。
“但是,我们现在面临最大的问题就是开发力度不够,周边配套设施跟不上。”靳福川说,由于村子没有进行整体规划开发,周边双龙峡、关帝庙、龙凤碑等好看好玩的景点都还不怎么为人所知,在接待水平、风格统一等问题上还需要继续完善。
“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资金,请新闻媒体帮我们多宣传一下,欢迎有识之士到我们一斗水村投资开发旅游建设,相信我们这个云台山上的石头村一定会和云台山一样闻名全国的。”
农业园区 把生态作为最大卖点
在修武县,还有一个到云台山游览的理想去处。
在饱览云台美景之后,游客们可以在这里感受一把休闲农业自助游,在绿色生态餐厅里品尝有机食品,在果园里体验采摘的乐趣,在菜园里灌溉最新品种的蔬菜。这就是位于云台山脚下的云台农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
云台农林生态科技有限公司集新品种试验、生产示范、种苗培育、科普推广、生态餐饮、休闲度假于一体,是焦作市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其中示范园区在良种引进繁育、农业科技示范、服务农业和农村发展方面走在了焦作市前列,同时又结合田园特色及生态经济林果开发,发展休闲、度假、旅游、观光农业,近年来在当地也是颇有名气。
公司总经理王九贵告诉我们,整个示范园区占地有280多亩,种植了核桃、香梨、苹果、葡萄等10种果树,以及白菜、萝卜、番茄等几十种时令蔬菜,全部是绿色有机食品。“我们不打农药、不施化肥,引进国际、国内最新的优良品种,聘请高级农艺师指导生产,还建了温室大棚,一年四季都有看头。”
“游客从山上下来,驱车十来分钟就能来到我们这里,吃上放心可口的饭菜,观光生态农业,还能住在星级宾馆里。”王经理说,每到旅游旺季,来这里观光游览的游客络绎不绝,对这里的环境、饭菜和特色赞不绝口,“园区里种的蔬菜水果每天都供不应求,下一步我们还要再扩展园区500亩,争取让每一位到云台山旅游,到园区参观的朋友都能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有机蔬菜 造就了双份收入的“产业工人”
这里生产的菜心每公斤能卖到12元,这里每天能供给港澳15吨左右的新鲜蔬菜,这里的农民每人都有着双份收入,这里就是焦作市无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供港蔬菜基地。
在离云台山不远的修武县五里源乡,有一片占地1000多亩的整齐田畦,这里冷库、机井林立,田野里整齐地排列着喷淋灌溉设施。修武县农业局副局长李保中告诉我们,这个基地主要生产供应香港、澳门市场的有机绿色蔬菜,品种有日本芥蓝、广东菜心、上海青、奶白菜等。
“整个基地每天可生产蔬菜15吨到20吨,每公斤蔬菜在香港平均售价达12元,年产量2800吨,产值3000万元,可实现利润400万元,加上辐射周边地区蔬菜生产,经济收入能达到6000万元。”李保中谈起这些数据来如数家珍。
“还有,这个基地能解决上千人的就业问题,目前已经有380位农民变成了‘产业工人’,在基地拿工资了,年收入两三万元呢。”李保中介绍说,这些农民通过土地流转把自己的土地租赁给了无为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然后自己又和公司签订长年用工合同,就成了有双份收入的“产业工人”。
修武县通过土地流转实现了土地、资金、技术、劳动力等农业生产要素的优化组合,有效增加了农民收入,同时也推进了当地农业产业化的快速发展。
(辛文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