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参考·悦读 上一版3  4下一版
微博一周
“绿领巾”事件
中国首架A380首航成功
中央通过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决定
微博一周
阳光照射下的记忆
雄鹰小时候也叫菜鸟
世界人口本月将突破70亿
一个“怪叔叔”的“灰道”故事
热点观察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10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绿领巾”事件
何以引起群情激愤
“绿领巾”事件
何以引起群情激愤
近日,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的老师称学习、思想品德表现稍差的学生没有红领巾,为教育其上进,该校便为这部分学生发放了绿领巾。这引起了家长和部分孩子的不满,认为这是一种歧视。据了解,上海、北京、武汉一些地方确曾出现过“绿领巾”,作为少先队员预备期的教育形式。但红领巾有其特定含义,两者本来不是同一事物,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资料图片)

  鲜艳的红领巾飘扬在一些小娃娃胸前的同时,还有鲜艳的“绿领巾”同时飘扬在另一些小娃娃的胸前。陕西省西安市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一年级的红绿领巾制度实施5天后即夭折,但还是掀起轩然大波,两色领巾在公众眼前飘来拂去,让人难以释怀。网易、新浪等几大门户网站做的专题调查,短时间内即引来成千上万人参与互动,骂声连连。

  来到人间不过才6年左右的小不点,9月份刚入学的小学一年级新生,一个月后旋即被校方区以优劣之分。很好奇哪些孩子有资格戴红领巾,哪些孩子只能戴“绿领巾”,校方是如何看清楚加以裁定的?希望不是在玩拼爹游戏。

  详尽的评判标准不得而知,但戴绿领巾的孩子在人生刚开始起跑时显然已输了一截,也许会因此成为他们向上的动力,也许会因此成为他们向下的压力。不管是戴红领巾还是“绿领巾”,感受人与人的高低之分,以及站在不同的阵营可以体会到不同的优越或低落,想必将成为这些孩子入学后甚或人生中重要的第一课——“人,生而不平等”。

  绿领巾制并非原创, 类似的红绿之分在教育领域由来已久,优等生和差等生、快班和慢班等,阵营不同,享受的待遇也不同,大到师资投入、小到学生排座位,好言相劝还是恶语相对,对“落后分子”采取热暴力渐势衰微,冷暴力层出不穷。这不,“鲜血染红”的领巾都被牵连,让人都有点“hold不住”了。

  其实“绿领巾”不仅存在于教育领域,施加于幼童身上,把人分为三六九等、羞辱人格尊严、搞歧视、区分、孤立等,在成人的世界更司空见惯。也许这也能解释,推行“绿领巾”制度的成人为何能行的那么坦然、扮相那么无辜,浸身其中,习惯使然。

  有人将此“绿领巾”类比于古代在脸上刻字示众的刑罚,觉得有异曲同工的羞辱之妙。但现代的刑罚提出了保障罪犯人格尊严的要求,莫非以后为了达到人格尊严受到保护,还得力争享受罪犯的待遇了。

  群情之所以能激愤,因其不单单是某个领域、某个群体的问题,而因其是一个较为普遍的社会问题, 人们很容易联想到自己被赐予的形形色色的“绿领巾”。未央区第一实验小学的“绿领巾”只不过提供了一个出口罢了。

  看来将人打上颜色的标签加以区分已是逆时犯众。听说上海也有绿领巾的存在,但只是作为娃娃们统一戴上红领巾之前的一种激励,这和白岩松在主持《新闻1+1》电视节目时为声援“绿领巾”而戴的绿领带一样,都给了未来以希望。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