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许伟涛 通讯员王代华、华秋实)“从零开始、向零奋斗”的安全理念从何做起?河南煤化焦煤集团冯营公司始终做到安全关口前移、重心下移,不断拓展安全管理的新内涵,通过推行安全隐患市场化管理制度,及时消除了现场隐患和动态一般性安全问题,有效地杜绝了安全事故的发生。
据了解,冯营公司以往在安全处罚上多是采取罚责任单位的做法,基层单位对罚款多是均摊到人,致使一些工作不到位的职工我行我素,给安全生产带来极大隐患。为此,该公司创新隐患治理模式,从9月份开始,将隐患治理纳入市场化运作的范畴,建立了安全隐患市场价格体系,对安全隐患实行“明码标价”,并明确了每一类型安全隐患和问题的处罚标准。
安全隐患“明码标价”如何操作?记者从冯营公司了解到,在进行安全检查发现安全隐患时,只要对照规定和各基层单位的责任划分,就可以知道安全隐患责任人是谁、处罚标准是多少。安全管理人员对井下现场进行不定时、不定期、不定点检查,切实做到现场时时处处都在有效监控之中。该公司发现隐患,及时下达《隐患通知单》,并把存在事故隐患单位、何种隐患、危险等级、负责人、整改措施、整改时间、整改验收人等逐一登记造册,按标价对责任单位及责任人进行处罚,督促落实解决,以确保隐患按期消除。
与此同时,冯营公司安监科在隐患整改过程中,指定专人,加强动态管理,实施跟踪检查,督促有关单位在规定的时间内,采取措施,对事故隐患进行认真整改,并对整改结果进行验收。该公司对较大事故隐患,采取集中行动、联合办公等方式进行重点整治,处理结果存档备案。安全隐患市场化机制的引入,充分调动了各类市场主体隐患治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公司上下呈现出全员参与、确保安全生产的格局,有效提升了现场安全管理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