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文娱·体育 上一版3  4下一版
孙淳封帝 娜仁花封后
豫剧音乐的继承和超越
图片新闻
51个节目入围第八届中国舞蹈
“荷花奖”民族民间舞蹈评奖决赛
2011年全市公路工程质量、进度、安全、造价大检查
延伸阅读
体坛 速递
男子单打:伍家朗夺冠
女子单打:雷莉夺冠
焦作市财政局关于2012年度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报名公告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下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下一篇4 2011年10月24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豫剧音乐的继承和超越
——浅析《朝阳沟》的音乐创作
郝国喜 汤二伟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在我国众多的地方戏剧种中,豫剧是专业剧团多、流布广泛、历史悠久、影响深远、至今仍活跃在广大城乡的剧种之一。有一出戏被传唱了近半个世纪,它就是被称为豫剧发展史上里程碑的剧目《朝阳沟》(以下简称《朝》剧)。下面,我就《朝》剧的音乐唱腔风格、音乐创作的成就和经验以及音乐创作谈一些体会。

  一、《朝》剧的音乐唱腔风格

  在中国戏曲中,音乐唱腔是塑造人物、抒发情感的重要手段,用唱腔塑造人物是剧作家杨兰春编导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杨兰春善于把民间旧戏词化为通俗易懂、颇有文采的唱词。《朝阳沟》的主体音调是将豫东调[二八板]的旋律和豫西调[二八板]的素材溶为一体,孕育出了崭新的音调,贯穿到“上山”、“下山”等全剧的中心情节中,采用了前后映照、对比的手法,塑造了银环的音乐形象。

  二、《朝》剧音乐创作的成就和经验

  《朝》剧的音乐创作是豫剧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新的里程碑,它的成就和经验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正确地处理了豫剧音乐继承和超越的关系。《朝》剧音乐创作最突出的成就是正确处理和把握了豫剧音乐的继承和超越关系。从《朝》剧的唱腔音乐部分来分析,它的守恒、继承要多于变异和创新。

  《朝》剧的唱腔音乐包括齐唱、伴唱、对唱等多种演唱形式,全剧共有43个唱段,其中除个别唱段是明显地吸收了河南“道情” 、河北武安“落子”等相近的兄弟剧种的唱调外,其他则都是豫剧传统声腔的延续和发展变化。

  (二)成功地运用了具有戏曲特色的塑造人物音乐形象的手法。《朝》剧音乐创作的成功经验,还突出地体现在创作者把审美焦点紧紧盯在塑造人物的音乐形象上。

  《朝》剧的音乐形象是在情感、情调上和剧中人物完全融合统一的声腔上创造的。如果我们在别的剧目演出中用了银环的“人也留来地也留” 的唱法,人们马上会意识到这是《朝阳沟》中的王银环,如果用了“亲家母你坐下”的唱调,人们又会立刻意识到这是拴保娘、银环妈、二大娘,这种符合人物性格、气质和感情的声腔创作,不仅和唱词的内涵、演员的表演融为一体,而且在人们的听觉上形成了体现人物形象的专用唱调,这都是《朝》剧音乐创作的重要贡献。

  (三)吸收兄弟剧种的音调,丰富发展了豫剧音乐。为了表现某种特殊的戏剧感情,或由于唱词词格的变化,《朝》剧吸收了河南“道情”和河北武安“落子”的唱法,设计了很有情趣的唱段。如第四场银环学锄地时拴保的唱段“前腿弓,后腿蹬”,便是在传统豫剧〔二八板〕音调的基础上吸收了“道情”的“铜器垛”音调,使其巧妙组合,融为一体,既丰富了音乐表现力,又不失豫剧风格。

  三、《朝》剧音乐创作给我的启示

  反思《朝》剧的音乐创作,给我的启示是要努力强化剧种意识。

  “一个剧种的风格特色主要表现在声腔上,如果声腔音乐创作没有了‘种’的特色,就必然失去这个‘种’的观众,没有观众也就没有戏曲。”《朝》剧的音乐创作恰恰把握和强化了这个“种”的特色,不仅本省观众承认,而且不少省外朋友认为只有《朝阳沟》才是真正的豫剧。

  在豫剧音乐发展的历史过程中,《朝》剧音乐创作继往开来,不仅影响和推动了豫剧艺术的发展和进步,而且在扩大豫剧在全国的影响力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也为戏曲音乐创作提供了许多宝贵的成功经验。

 
3上一篇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