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版:焦作新闻/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矢志创业报桑梓
全力以赴做好打击传销工作
省委办公厅调研我市科技创新工作
“黄金”晚秋梨香满园
图片新闻
沁阳:转型无言 发展有声
沁阳:转型无言 发展有声
这样的选举俺赞成
我市健儿勇夺2金1银
小庄村的新闻发布会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1年10月25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矢志创业报桑梓
——记孟州市路通驾校校长乔红军
  赵 爽 摄
  主人公座右铭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李光远

  见习记者 赵永辉

  本报通讯员 杨文娟

  在短短10余年时间里,从物资部门下岗的他不仅成功地实现了自身的再就业,而且解决了近50人再就业,实现了从失业到创业的华丽转身;作为衣食无忧的企业家,他勇挑重担,主动请缨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不仅不拿村里一分钱工资,还要倒贴村里十几万元修校筑路。

  在孟州,乔红军很有名。他有名并非是因为有钱,因为像他那样的有钱人在孟州还有很多。人们之所以记住他,是被他那种艰苦创业、回报桑梓的大爱情怀所感动。

  1993年,从河南物资学校毕业的乔红军被分配到孟州市物资局,做了一名采购业务员。短短几年时间,二十出头的他就凭借着踏实肯干和吃苦耐劳的韧劲,跑遍大江南北,业务也从刚开始时的举步维艰、四处碰壁,变得得心应手:华北油田有他的业务,河南油田是他的生意伙伴,洛阳中石化等企业成了他的长期客户。

  但历史总是风云际会,而个人的命运都逃脱不了时代的掌控。正当业务熟练的乔红军在物资系统干得有声有色时,全国物资系统的下岗狂潮席卷而来。1998年,乔红军所在的孟州市物资局解散了,年仅25岁的他顿感手足无措、前途渺茫。

  “刚下岗那段时间,感觉一下子啥也没有了。我把自己关在家里,一连20多天没有出门。”乔红军坦言。

  “自己要文化有文化,哪里会没有立足之地呢?”乔红军觉得不能这么怨天尤人下去了。深思熟虑之后,他决定从哪里跌倒就从哪里爬起来。

  1998年10月,经过几个月的奔波和准备,他用家人节衣缩食攒的2000元钱,加上向亲戚朋友借来的钱,一共凑了9000元资金注册成立了孟州市金化物资有限公司。

  公司初创,一切从零开始。

  “起初,公司连间像样的办公室都没有,开张几个月后,才租了一间20多平方米的小屋,职员就我和会计两个人,会计还是兼职的。”乔红军回忆。

  谈到创业之后的第一笔生意,乔红军记忆犹新。通过多方努力,他得到了为洛阳炼油厂提供钢材的机会。但谈妥之后,公司却没有进货的资金,眼看着到手的生意就要丢了,最后在朋友的帮助下,乔红军凑齐了4万元,总算把生意做成了,挣了4000多元,那是他创业之后的第一桶金。

  “如果没有朋友们多次在关键时候的帮助,我也许走不到今天,这让我学会了感恩。”乔红军说。

  为寻找更多的货源,乔红军长年在外奔波。饿了啃方便面,渴了喝自来水,就这样熬过了最艰苦的日子。

  不经峥嵘岁月,不露风华人生。就这样,靠着自己的勤俭和诚信以及朋友们的支持,乔红军谈下了一笔又一笔生意,赢得了一个又一个客户,在物资领域站稳了脚跟。

  10余年来,他的金化物资公司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由弱到强,相继在洛阳、郑州成立了办事处,并通过重庆钢铁公司的定向培训,培养了一大批高素质的员工,成立了财务部、业务部,实现了办公网络自动化,物资交流实现了网络投标竞价,物资装卸、搬运、仓储、配送、发货现代化管理和一条龙服务,公司的管理制度进一步规范。公司业务从过去的几种到现在的几十种,从一个注册资金不足万元的个体户发展成为资产1000余万元、员工20余人的优秀民营企业。

  创业者永远是年轻。滚滚而来的财富、蒸蒸日上的事业,并没有冲昏乔红军的头脑,更没有泯灭他再次创业的激情。谈及为何另起炉灶办起了驾校,乔红军坦言,有这种想法还是一位老乡的一次谈话启发了他。

  “我想跑运输,可就是不会开车,要是有个驾照就好了。”那位老乡说。

  “为什么不办个驾校呢?”乔红军心想,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一大批从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农民由于缺乏创业技能而束手无策,巨大的劳动力资源无法转化为生产力而空置。而现在汽车运输和家庭轿车发展很快,对驾驶员的培训肯定会多起来,这样既能满足农民朋友创业的需要,还能增加就业岗位。多年的从商经验告诉他,机会来了。

  心有多远,事业就有多大。2006年年初,乔红军投资的孟州市路通驾校成立了。从教学用车购置、教学管理人员聘用、教学场地申请,无不渗透着乔红军的心血。孟州市路通驾校成立5年多来,培训驾驶员1万余名,各科目考试合格率2007年居焦作市第二名,成为孟州市规模最大的驾校。

  物竞天择、适者生存是商业铁律,但商海无情人有情。如今,经过多年的打拼,乔红军不仅实现了自身的创业起飞,而且还带动、解决了社会剩余劳动力就业,实现了从一个下岗工人到创业者、成功者的华丽转身。

  “干事创业、造福社会,是创业者的终极目的。现在我富起来了,但致富不能忘本。”乔红军说。

  其实,在乔红军第一次创业成功后,他就是这么做的。

  当年,像乔红军一样从孟州市物资公司下岗的李占平不会忘记,在乔红军的帮助下,他来到了乔红军新开的公司从事财务工作,一家老小的生活终于有了着落。“找到了新工作,生活才有了希望、有了奔头。”李占平说。李占平的大女儿考上大学时,乔红军资助了4000元钱。

  像李占平这样的下岗工人,在乔红军开办的两家公司里并不鲜见。乔红军开办的两家公司中,近80%的员工是下岗工人,仅路通驾校就吸纳了30余名下岗工人就业。

  而在还封村,有点驼背、腿脚不灵便的村民乔学贤也不会忘记,他用来搞运输的三轮车是乔红军送的;以前“晴天一身土、雨天两脚泥”进出村子那条1公里多的土路,如今乔红军投资修建成了水泥路;自家孩子就读的年久失修的村小学,在乔红军的帮助下也焕然一新了;逢年过节,村里五保老人、困难残疾人家庭都能收到乔红军发放的慰问金。

  为了转变乡亲们的致富观念、激励乡亲们积极创业,他邀请孟州市人社局把SBY创业培训班办到了村里,先后有120余名村民参加了创业培训。下一步,乔红军打算带领村民建设养殖小区,在村里投资兴建饲料加工厂,抓好乡村环境,带领大家共同致富……还封村将一改过去的老、旧、穷面貌,一个生机勃勃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呼之欲出。

  “我生在还封村,长在还封村,看到村里这几年和周边村发展差距逐渐拉大,心里很着急。作为还封村的一员,作为一名党员,带领乡亲们共同致富是我的责任,也是我最大的心愿。”采访结束时,乔红军说。

  乔红军致富不忘本、倾心报桑梓的举动,受到社会各界的好评。2006年,乔红军当选为孟州市第三届人大代表,荣获第二届焦作市优秀青年企业家荣誉称号,被共青团河南省委员会授予全省青年志愿者助残行动先进个人。面对荣誉,乔红军谦虚地说:“现在政策好、环境优,作为民营企业家更应该富而思进,这方面我做得还很不够,以后我要更积极地投身于公益和慈善事业,回报社会。”

  (乔红军的先进事迹由本报和焦作电视台《焦作新闻》、《零距离》栏目,焦作人民广播电台《焦作新闻》栏目,《焦作广播电视报》,焦作网共同推出。)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