欲晓之以理,须先动之以情。这句老生常谈之言道出了情感与教学的关系。班主任只有对后进生倾注真诚的感情,用爱心去滋润后进生的心田,后进生才会自觉愉快地接受教育,在爱的氛围中取得进步。
善于发现闪光点,及时给予鼓励。在教学中,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后进生的闪光点,使其不断发展。有时候,学生身上的一个闪光点可能使他们摆脱自卑、改变自我。上课时,老师的眼神要多光顾后进生,讲到难度大点的知识时,老师一个信任的目光,会给后进生带去鼓舞和信心;提问时,设计浅显的题留给后进生,只要其言之有理,就当场给予热情鼓励和表场;批改作业时,后进生的作业要精批细改,并加上些热情的批语,如“老师为你的进步鼓掌”、“老师为你加油”等。后进生拿到作业时,这些批语犹如添加剂、兴奋剂、催化剂,他们会从中得到鼓励,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并从中汲取动力,改变以往的学习态度,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甚至会主动找老师请教一些学习上的问题。
还后进生一个温馨愉快的心境。后进生一般都很自卑,上课时总有一种压抑感,这种心境必然影响学习效果。要改变这种状况,我认为,教师除了要转变对待后进生的态度外,还要时刻面带微笑,语言生动、亲切感人,使后进生有一种温暖感,这样就给后进生创造了一个温馨愉快的学习环境,在使后进生尝试成功的同时,不断使其增强学习信心,改掉不良学习习惯,不断获得进步,最终转差为优。
总之,转化后进生是一项艰巨的工作,但只要老师用满腔的爱心、无比的耐心,春风化雨,让爱之花常开在后进生心里,那么就为后进生插上了理想的翅膀,他们就会拥有一个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