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学习实践 上一版3  4下一版
统一思想 落实行动
为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建言献策
专家解读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
六中全会《决定》: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纲领
六中全会吹响中华文化复兴的号角
六中全会关于文化大发展的四大时代亮点
关于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几点思考
建设“文化强国”有五个标准
我市表彰2011年度重点课题调研
先进单位和获奖项目
守住思想阵地
一定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有所作为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1年10月26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定要在中原经济区建设中有所作为
□姜坤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国务院出台《关于支持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标志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给我省的发展带来重大机遇。同时,《指导意见》多次提及焦作,也为我市的经济社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新区作为全市农业现代化、工业化、城镇化“三化”协调发展先导区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增长极,在我市奋力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前列的过程中更是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使命。

  《指导意见》提出“鼓励焦作、济源、安阳、濮阳与晋冀鲁地区加强区域合作”,“促进产业集聚发展”,“有序承接产业转移”等,给新区提供了大量参与的优势。一是区位。郑焦晋、济焦新、焦温等高速公路和郑焦城际铁路均穿新区而过,使新区在交通上南望郑洛、东连汴新,西北辐射山西,成为发展现代物流业的理想地区,也使新区成为企业抢占中西部市场的桥头堡。二是产业。目前新区已经形成了以厦工为首的先进装备制造业、以卓林为首的新材料产业和以兵器工业集团为首的光电产业为主导的工业体系,具有围绕产业招大商和承接东部产业转移的现实基础。三是资源。我市是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农副产品和优质煤炭基地,还有丰富的劳动力资源、深厚的文化和旅游资源。这些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为新区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

  《指导意见》还提出了八大方面的战略重点和任务,即“着力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积极推进城镇化,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发展保障水平;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弘扬中原大文化,增强文化软实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扩大对内对外开放。”

  新区也将对接中原经济区的总体布局、战略目标和发展重点,进一步明确定位,围绕“项目建设、功能完善、民生改善”,积极谋划,奋力推动建设进程。一是围绕产业规划进行谋划。以规划定项目,以项目争投资,这是国家安排项目的基本要求。新区在建设之初不但要编好规划,而且要与各级产业规划做好对接工作,尤其要围绕国家十大产业振兴规划,超前谋划一批具有前瞻性、对全局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大项目。二是围绕重点领域进行谋划。新型工业化项目要围绕三大主导产业和六园一区建设,拉长、拉宽、拉高产业链条,培育新兴产业、发展低碳经济来进行谋划,全力打造焦作市“三化”协调发展先导区、老工业基地振兴和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示范区;新型城市化项目要围绕中心区域特色化、基础设施网络化、产业人口集聚化、人居环境生态化谋划新型城市化建设谋划重大生产性服务业和生活性服务业项目;新型农村建设项目要围绕农村变社区,村民变居民来谋划一批改善人居环境、打造城乡特色的项目。三是围绕功能配套进行谋划。要围绕工业园区、物流园区、文教生活区、新城区,来谋划功能配套型项目;要谋划一批为市级服务的、共建共享的项目,实现税收共享,开辟发展途径,推动经济发展。

  中原兴,则中部兴;新区兴,则焦作兴。新区一定要抓住中原经济区建设的大好机遇,发挥优势,有所作为,决不辜负全市人民的重托。 (作者单位:新区管委会)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