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10月25日,笔者来到了武陟县龙源镇计生小康基地庆文养殖专业合作社,被眼前的场景所吸引,成群的鸭子在大棚底下来回跑,印象中的鸭子都是在荷塘里喂养,这些鸭子怎么在大棚里养呢?
当问起为什么要大棚养鸭时,孟庆文喜上眉梢:“大棚春暖夏凉,能透射进阳光,利于肉鸭生长,从放鸭苗到出售成品鸭,饲养周期短、见效快。”
2008年,在孟庆文的倡议下,全镇的养殖场及养殖大户成立了庆文养殖专业合作社。该合作社位于龙源镇闫徐店村,采取“合作社﹢鸭场﹢养殖厂﹢农户”的经营模式。
“俺和郑州客商签了‘合同鸭’以后,喂的鸭子根本不愁卖,鸭子质量好,价格适中,很受欢迎,只要鸭子长到1.3公斤往上,就直接送到郑州。”孟庆文高兴地说,“一只鸭挣5元不成问题。”
孟庆文算了一笔经济账:“俺一年能养4茬半鸭子,一茬1.7万多只,按平均一公斤卖10元,一年的纯利润50多万元。”看到笔者惊讶的表情,孟庆文笑着说:“我养鸭赚钱可多亏了政府的扶持,当时建立养鸭合作社,政府还给俺发钱哩。”
“你将来有什么打算呢?”孟庆文一脸自豪地说:“现在俺孙正在外地学习鸭子深加工技术,等学成了,俺准备上大设备,进行鸭子深加工。”
据了解,孟庆文的合作社占地3亩多,成员有35人,其中管理人员7人,已建成存栏鸭棚11个,辐射带动养殖户7户,合作社年存栏12万只鸭子,年产值150余万元。
(张俊杰 郑承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