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党报热线 上一版3  4下一版
一座现代化的知识宝库
未来三天无雨
昼夜温差较大
下月有四场专场招聘会
未找到工作者均可参加
郑州到西安航班将恢复
票价最低120元低于高铁价
2012年高招艺术类省统考下月报名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1年10月2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座现代化的知识宝库
—— “市民观察团”探访市图书馆新馆随行记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市民代表在图书借阅室参观。

  本报记者 高小豹 摄

  本报记者 陈作华

  见习记者 王水涛

  历时9年的等待,我市图书馆新馆终于在今年10月1日和市民见面了。广大市民翘首以盼的新图书馆是什么样子?具有哪些功能?能为市民提供怎样的服务?10月26日,本报《党报有约》栏目组邀请市政协委员、教育工作者、企业员工、离退休老同志等组成“市民观察团”,走进新图书馆,一览知识宝库的风采。

  现代化的服务设施让代表们惊喜连连

  龙源湖东畔,丰收路南侧,一座形似蛋糕的方形建筑和一座形似面包的圆形建筑并肩而立,而那座方形建筑,就是新落成的市图书馆大楼。

  本约定市民代表9时在图书馆大楼门前集中,可刚过8时,两位年逾七旬的市民代表就来到了大楼前。随之,接踵而来的市民代表纷纷在大楼前拍照留念。

  在市图书馆副馆长王莉的引导下,市民代表逐层参观了新图书馆大楼的馆舍布局。据介绍,市图书馆新馆建筑面积15600平方米,设计藏书能力200万册。主楼共八层,一至六层为读者服务区,七至八层为办公区。目前,新图书馆尚处在试运行阶段,仅一、二楼开放,三至六楼还在整理之中。

  走进图书馆一楼大厅,一面宽大的电子屏幕,滚动播出着馆舍布局、服务项目、新书介绍等相关信息。大厅入门处是图书馆的总服务台,负责咨询、办理借书卡等业务。

  目录检索厅、少儿阅览室、图书借阅室、电子阅览室、残障人阅览室等分布在一楼。市民代表颇感新奇地翻翻图书、试试座椅,不禁对这里优雅、舒适的阅读环境啧啧称赞。

  “哇,这里的网速这么快,比俺家的快多了!”市民代表谢志惠坐在电子阅览室电脑旁高兴地说。

  少儿阅览室里,彩色的座椅可以升降。这里提供纸质书刊和电子书屋两种阅读服务。印刷体文献有各类少儿书籍3万余册、期刊500多种、报纸60多种。阅览室的另一端是电子阅览区,这里配置了12台电脑,供孩子们上网阅读。工作人员介绍,虽然开馆不久,可每到周六、周日,这里就会座无虚席。

  步入二层,迎面是宽敞的报刊阅览室。这里临窗设置了109个阅读席位,提供中文期刊1306种。在老干部阅览室,还放置了老花镜、放大镜及笔墨纸砚等用具。几位上了年纪的市民代表坐在舒适的座椅里,迟迟不肯离身。

  尽管新馆的三至六楼还在整理之中,但市民代表还是希望先睹为快,坚持把各楼层的布局看了个遍。三楼设置有流通书库、基藏书库和报刊合订本阅览室;四楼分布着多媒体视听室、高保真播放室、图书阅览室等;五楼设有展览室、参考工具书阅览室、个人研究室等;六楼为地方文献阅览室、历史文献阅览室、多功能厅、自修室、个人研究室、培训室等。虽然没有开放,但这些楼层的报刊、书籍、办公用具等均已到位。

  无须办理任何手续即可入馆看书

  开放性、无障碍,公共图书馆充分体现了“公”的特点。任何人,无须办理任何手续,都可以自由进入各个阅览室和书库进行阅览。

  “凡属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不分地界,持居民身份证均可在这里办理‘一卡通’式的借书卡。办卡不收工本费,只须缴纳一定的押金,退卡时全数退还。”王莉说。

  市民代表董世坤当场出示身份证请求办证,经现场图像采集和简单登记,“一卡通”在两分钟内就递到了他的手上。

  位于一楼的图书借阅室,实行图书藏、借、阅一体化开架服务,你不需要持任何证件,就可以在开放的书架上自由选取书籍阅读,而且可以从早上八时半一直读到下午五时半。

  听说新图书馆所有开放部位中午不关门,全年365天开放,市民代表秦继利高兴地说:“以后节假日可有地方去了。”

  电子图书改变阅读方式

  市图书馆新馆与传统图书馆最鲜明的区别,就是数字化程度的提高。

  在这里,所有馆藏书目和借阅服务都实现了数据化。一楼大厅左侧便是电子目录检索区,这里装配有12台电子检索屏,读者可以通过图书内容、书名等方式检索到所有馆藏书籍,以往的纸质卡片式目录被彻底淘汰。在图书借阅室,读者借阅图书也不需要登记,只需将书名和“一卡通”在电子检索屏上扫描一下,借书程序便可完成。

  据介绍,图书馆新馆已购进电子图书10万册,购入大型电子工具书、全国报刊索引、中国大百科全书、汉语大词典等电子期刊2300种,电子报纸50种。

  在电子阅览室,装配了125台高配置的电脑。其中,数十台是带有小音箱的瘦客户机,读者可以看新闻、查资料、看电影、听音乐。

  图书馆成了文化休闲的好去处

  文化休闲不仅为图书馆注入了新功能,而且也成为新亮点。如今,图书馆已经从过去以获取知识为主变为以求知、交流、文化休闲相结合的场所。

  市民代表普遍感到,图书馆新馆的座椅都很舒适,加上不设入馆限制、延长阅读时间、超市般自由选阅,读者在这里可以尽情享受阅读的快乐。如果在室内坐久了,还可以携带书籍走到户外大型绿色阳台上,或散步、或放目,在清新的空气中汲取精神营养。

  电子阅览室、多媒体视听室、高保真播放室、书法绘画展览室等设置,都为市民享受文化休闲提供了理想的场所。

  市民代表还发现,图书馆新馆在许多方面更趋人性化,并增设了个性化服务。在残障人阅览室,配置了盲人书籍和盲人专用电脑等相关设备。考虑到有些读者可能视力较弱,阅览室里还配置了助视器。同时,自修室、个人研究室等空间,还为读者提供了阅读与研究的个性化环境。

  希望新图书馆能彰显地方文化特色

  参观结束后,市民代表无不为我市拥有这样一个面积大、设施新、功能全的现代化图书馆而欢欣鼓舞。

  针对图书馆新馆的建设和发展,市民代表提出了许多中肯且有见地的看法和建议。董世坤认为,市图书馆作为我市文化体系建设中的重要一环,是我市城市文化品位的重要标志。市图书馆需要展示出焦作地方文化的特色,让市民来到图书馆后能够感受到自豪感,让外地的读者也能感受到焦作特有的地域文化。他建议把焦作的历史、名人、太极文化以及现代经济发展成果等专门放置在一个借阅室里,让更多的人更快捷地了解焦作。

  市民代表崔喜琴说,新图书馆远离老城区,目前经过图书馆的公交车比较少,也没有专门的公交站牌,希望有关部门尽快设立“图书馆站”,方便市民光顾图书馆。

  据市图书馆馆长吴保成介绍,图书馆新馆计划于明年5月正式开馆。他表示,新馆后期建设将充分吸取市民代表的建议,努力将市图书馆建成全省地市图书馆中设施一流、服务一流、管理一流的文献服务及学术研讨文化机构。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