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为切实增强道路交通参与者的文明交通安全意识,营造良好的道路交通管理环境,县公安交警大队突出“五类重点人群”,针对季节性交通管理特点,扎实开展“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宣传教育活动,积极推进“文明交通行动计划”取得实质性进展。
以客运驾驶人为重点,抓好源头教育管理。按照“企业主管、交警监管、车主自管”的管理办法,对辖区客运公司实行重点管理,对个体客运车辆驾驶人实行超常管理,严格落实客运车辆户籍化管理规定,严把客运驾驶人资格审查关、宣传教育关,通过悬挂、张帖宣传画、播放宣传片、面对面谈心、集中培训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对客运从业人员全方位的宣传教育。
以社区居民、单位职工为重点,开展交通法规进社区、进单位活动。该大队组织民警走进城区社区和居民家庭,通过发放宣传资料、当面解答群众提问等方式,进一步提高宣传教育的渗透力,积极与有车单位和客货运企业联系,上门与职工开展面对面的交通安全常识“大宣讲”活动,提高群众对交通安全意识的认知度。
以交通违法者为重点,把宣传活动融入到日常执勤执法工作中。该大队要求全体民警自觉树立“每一名交警都是交通安全宣传员”的思想理念,在维护交通秩序、巡逻执勤、纠正交通违法行为和处理交通事故时,做到每纠正或处罚一起交通违法行为、每处理一起事故,都进行一次交通安全宣传教育。
以中小学生为重点,建立校园文明交通宣传长效机制。该大队加强与教育部门的协作,把文明交通安全宣传教育纳入学校的教学计划,作为学生德育考核的一项指标,让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真正掌握理解文明交通和安全出行常识,从而促进其形成良好的交通习惯。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到城区重点执勤岗点开展交通安全管理实践活动,加深了学生们对交通安全常识的理解和认识,增强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
以农民群众为重点,夯实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基础。在乡村公路沿线重点宣传关于禁止在公路上摆摊设点的安全规定,在田间地头向农民群众面对面宣传交通安全常识和无证驾驶、农用车非法载人的危害性,在农村乡镇集市,通过播放光盘、广播宣传、散发资料、设置展板和现场答疑等形式,与赶集的群众进行直接交流和互动,使广大农民群众遵守交通法律法规的自觉性和文明交通安全意识有明显增强。 (李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