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作晚报》与市妇联联合启动的“恒爱行动,温暖焦作”征募“爱心妈妈”公益活动正在火热进行。我市很多“爱心妈妈”到市儿童福利院领取毛线,希望用自己的巧手织成毛衣、围巾等,给这里的孤残儿童送去一分冬日的温暖。(《焦作晚报》2011年10月19日)
正当广东佛山两岁女童小悦悦不幸夭折,无数人士为之揪心伤痛,整个社会因为18个路人的冷漠而群情悲愤的时候,《焦作晚报》和焦作市妇联联合启动的“恒爱行动,温暖焦作”征募“爱心妈妈”公益活动的火热场面,像阳光一样驱散了笼罩在我们心头的阴霾。
这确实是一个温暖人心的场景:5名是来自市公安局漂亮的“警花妈妈”,10名是来自市第二人民医院的“护士妈妈”,2名是河南理工大学的“老师妈妈”,60岁的刘晓意、59岁的袁桂芳两位“爱心奶奶”也来了。这不仅让焦作市儿童福利院的140多名孤残儿童享受到了浓浓的爱意,也让整个焦作感受到了融融的暖流。“世风日下”、“道德衰败”、“爱心缺失”被冲击;“互助缺失”、“诚信缺失”被质疑,关爱的温暖、互助的友爱、真诚的力量,像一股暖流流进了人们的心田。
其实,我们的民族从来不缺少爱心真情,我们的社会也不缺少互助友爱,千百年来我们中华民族的美德良知一脉相传,生生不息。现实生活中,像雷锋、郭明义这样拥有美好道德、崇高品质的优秀人物比比皆是,友爱互助、扶危济困从来就是我们社会的主流和方向。但是,无庸讳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在经济建设领域取得辉煌成就、物质财富日益丰富的同时,精神文明、思想文化、公民道德建设方面却存在着滞后现象,加之西方社会的价值观念与中华民族传统价值观念的冲突,市场经济固有的缺陷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建过程中产生的新矛盾,使得各种思想观念泥沙俱下,拜金主义、个人主义思潮流行,致使一部分人、一些地方道德水准下降,人际关系冷漠,诚信意识淡漠,甚至有的人见危不助、见难不帮,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别人的死活、别人的冷暖,与我何关?
这些现象确实令人忧心、揪心,并为之痛心,这完全背离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完全不符合和谐社会的文明规范,是我们必须唾弃的。
我们呼唤“让世界充满爱”,呼唤“让阳光温暖每个人的心”,我们需要道德之光普照大地,我们需要文明之花永远开放。因此,我们要修补人际关系的缺陷、校正扭曲的价值观念,维修思想道德的问题;我们也需要行动,只有从现在做起,从我做起,从每个人做起,大爱才能永恒,才能让点点滴滴的爱心汇成融融暖流,温暖每一个角落。
我们还要看到,文明之风需要倡导、道德之气需要引导、美德良行需要激励、和谐之树需要浇灌,各个部门、各个团体、各个阶层须积极行动起来,持之以恒、不断创新、不懈推动,这样,互助友爱的人际关系就会温暖每个人的心田,文明的光芒就会照亮整个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