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党报热线·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图片新闻
受弱冷空气影响
未来几天有小雨
普通中专11月8日起集中录取
如何购买食用速冻食品
小区管理有漏洞 安全如何来保证
不少商家打起“鬼”主意
“新东·焦作1898”释义
媒体观点
让爱心温暖每一个角落
院长挖树只因鬼神作祟“影响风水”?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1年10月3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八毛钱”医不好的社会病症
□知 遇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媒体报道,“八毛门”患儿家长于10月28日给深圳儿童医院发出道歉信,至此,纷扰多日的“八毛门”事件告结。回想当日,“八毛门”事起,媒体及网友一边倒地据此痛诋“医疗黑幕”,及至患儿在武汉同济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网友们的评论又一边倒,纷纷谴责家长的无知。其实无知并不可怕,怕的是我们社会越来越缺乏“定见”原则,以至于以“不信”来度量一切社会现象。

  许多时候,网络、大众和媒体有着本质一致性,就是偏好对一个事件进行局部聚焦,并产生放大应激反应。当初大家对事件第一反应就是对医疗体系的全面怀疑,如今又180度变成了对“无知”的谴责,似乎总占理性之利。需要检讨的是,作为旁观者的公众和媒体,往往习惯了有选择地解读事件,用言论取代真相,甚至代替医治本身。似乎患者真会在大家的良好愿望下康复,医疗弊病会被破除,结果遭遇今天尴尬却又理性的结局。

  社会群体的这种“游击”心理,反映出一个普遍境况:在社会信息过度发达的时候,大家无从找到标准,于是选择用“不信”来取代信仰,似乎只要不信就是聪明的,就可以不断躲过陷阱,找到合乎愿望的捷径。当事父亲对重大病情进行多方求医是正确的,但如果目的不是为了确认病情,而是要验证自己的聪明,那就充满风险甚至贻误病情。医生可以治病,但是无法治愈我们顽固的逆向思维,更无法消除我们对医疗弊病的过分想象。

  社会需要民主大胆的质疑,也需要严谨的专业审视,如果一种声音过分地强大,以至于掩盖了科学的声音,那么社会的轨道就会发生偏移翻车。民粹主义可能也会推动发生一些激进的变革,纠正一些时弊,但是终究要靠理性标准才能建构起社会上层建筑。“八毛门”流露出的怀疑精神虽然也是社会弊病的副产品,但反过来也会加深全社会建构和坚守科学标准的难度,甚至导致许多基本的法治和科学原则起步艰难。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