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家门口看电影、广场舞台展风采、社区书屋学知识、共享网点解难题……如今,解放区城乡居民的业余文化生活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已覆盖全区,人民群众尽享家门口的文化盛宴。发生这些可喜的变化,得益于解放区推动城区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新举措,得益于解放区日臻完善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近年来,解放区将文化建设列入解放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区委、区政府先后出台了《关于文化建设的若干意见》、《加强和改进社区文化建设工作的意见》等一系列指导性意见;把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工程、社区(村)文化活动场地建设、文化馆分馆扩建工程、农家书屋建设和全民健身工程,以及每年各街道多功能社区的文化活动中心建设列入区政府为民办理的实事中;先后投入640万元建成区文化中心;投入40万元建成区文化馆分馆;投入2000万元建成社区文化活动中心17个;投入600万元建成游园、健身活动场所48个。这些直接面向群众、服务百姓的文化活动中心最大限度地满足了群众就近参与文化活动的需求,成为群众茶余饭后享受文化休闲的好去处。
在完善文化设施的基础上,该区注重加强对基层群众文化活动的引导,推动群众文化活动的蓬勃开展。在解放区,主题鲜明突出的专场文艺晚会好戏连台,以送书、送春联、送文艺节目为主要内容的文化下乡活动深受群众欢迎。解放区“欢乐中原”春节文艺节目每年都要在人民公园文化广场展演10场次,每年春节前后,都要组织文艺工作者开展送文化下乡(进社区)活动,演出文艺节目,并为群众义写春联,捐赠大批图书和文体健身器材。该区把每年的5月份定为“全民健身活动月”,通过开展全民健身月活动和举办春季职工运动会,进一步展示全民健身成果,繁荣和丰富文体生活,推动文体事业快速发展。该区坚持每年举办一届社区文化体育节,陶瓷路社区的“邻里节”、花园街社区的包饺子大赛、焦作街社区的剪纸比赛和趣味运动会、月季苑社区的“亲子节”、都市花园社区的摄影展等活动,激发了社区居民、群众参与文化活动的热情,真正使社区文化体育节成为社区文化工作的大检阅、大展示,成为解放区文化工作的一张名片。该区实现了社会图书资源的“联网”和“共享”,居民不出社区,就可以免费看书学习。目前,解放区拥有区级图书馆1个、社区图书馆7个、社区图书室25个、农村书屋19个,整个社会图书资源在城市“流动”起来。
与此同时,该区十分注重培育和扶持民间文艺队伍,突出群众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地方文艺骨干的作用。区文化局成立了业余艺术团,成立了秧歌、太极拳、书法、器乐、戏曲、合唱等群众性艺术协会23个,共拥有秧歌、绘画、门球等各类文体队伍200支、有文艺特长的各类人才300余人、群众文化骨干1000余人。其中,星光中老年合唱团荣获省第三届合唱节大赛最高奖“黄河金奖”,花园街社区老年艺术团有2人在河南梨园春戏迷擂台赛中获得擂主,自编自演的4人太极剑舞获全国大赛一等奖;火车站社区秧歌舞蹈队远赴香港、新加坡演出,在社会上引起了极大凡响。
(吕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