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许伟涛 詹长松 实习生 杜 笠
6岁开始学琴,8岁获得全国推新人大赛——河南赛区儿童组特等奖,9岁得到焦作市青少年才艺大赛西洋器乐儿童A组第一名,10岁考过了钢琴十级,并且每次考级成绩都是优良……杨天语的“传奇”经历,让记者还未谋面,就对这个小采访对象产生了莫大的好奇。
10月4日,这个11岁的钢琴女孩,再次在香港续写“传奇”——在香港青年广场演艺厅举办的2011第二届亚洲青少年艺术节暨纪念李斯特诞辰200周年国际青少年钢琴公开赛上,杨天语凭借精彩发挥,从来自全国及东南亚地区的参赛选手中脱颖而出,一举夺得自由选曲组儿童C组冠军。当这个来自我市万方学校六年级的女孩,在观众热烈的掌声中从容地走上舞台,从我国著名音乐家李名强教授手中接过了冠军奖杯时,开心的笑容绽放在她充满稚气的脸庞。
6岁那年,爱好器乐演奏的奶奶发现小孙女有极好的乐感,就建议让她学一门乐器。就这样,杨天语投到金太阳艺术中心钢琴教师窦成忠门下,开始了学琴生涯。刚开始,认谱、站手指、吊臂……这个神秘的艺术天地中却充满着枯燥。但仿佛是有着对钢琴艺术的一种特殊情感,重复的黑白键和满纸的小蝌蚪带给小天语的却不是枯燥,而是格外的兴奋。“她的理解能力和乐感都非常好,不论是肖邦、李斯特这些国外音乐名家的作品,还是中国作曲家的传统作品,她都能演绎的非常到位。”窦成忠如是评价自己的“爱徒”。
一切都事出偶然,一切又似乎蕴藏着必然。应该说,小天语在钢琴路上的成长,辛勤付出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刚学琴时,杨天语由于识谱能力强,学习进度很快,为了打好基础,从《小汤普森》开始,窦老师给她加了大量的基本练习,这种练习非常枯燥,很多孩子都不愿意练,但杨天语却从不厌其烦,一遍遍地练,特别是这几年来,在不断学习新作品的同时,她着重加强了基本功的练习。据窦成忠介绍,为弹好一首曲子,杨天语每一次练习,都是两腿坐得麻木了,汗水浸湿了衣服,有时候,一堂课练下来,她的手都出血了,让妈妈看在眼里、疼在心里。
这对于一个小孩子来说,无异于一场超乎寻常的体力和意志的考验。但随着琴声激扬澎湃,小天语身心都走进那音乐的殿堂里。
如今,渐渐爱上了钢琴的杨天语,每天都会给自己定下了练习目标——早起一会儿练琴,放学回家自觉地练上两个小时,坚持琴不离手,只有达到了目标才会休息。用她自己的话:“我不是被逼着学习钢琴,因为我越来越喜欢它,学什么都很快,每当我听到美好的音乐总想自己演奏出来,快乐的学习是很重要的,我享受这一切。”
杨天语除了钢琴,还对科学、历史特别的喜爱,除了中国古代文学外,肖邦、贝多芬、李斯特这些音乐家的著作、经历,杨天语随口便可一一道来,这无疑也为她弹奏乐曲时,揣摩作品的意境带来帮助。在这样的自我要求下,小天语的学习成绩也非常优秀,始终在班里名列前茅,前段时间学校组织的月考,她的三科总分是全年级第二。谈到这些经历,杨天语非常谦虚地说自己不是天才少年,其实天赋只是一个方面,我不愿意去想那些东西,希望做一个时刻准备好的人去迎接每一次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