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记者方家禾) “以前同学们经常到校外抬水,冬天下雪或者上冻,路面打滑,一不小心就会摔倒。”10月28日,山阳区上马村中心小学(以下简称“上马村小学”)六年级12岁的女孩苗思雨说,今年冬天,大孩子们将不会再有如此担忧了。一切因焦作的安利志愿者首次“72小时”公益活动而改变。
10月初,30岁的志愿者许新峰走进这个百年老校时,被它的简陋震惊。墙壁斑驳、线路老化、体育器材匮乏,最难的是用水。因为所在地的原因,学校每个月只能在月初放一次水,仅有的几个小缸蓄水,常常挨不到月末,便用水告急。高年级的学生轮换着到校外居民家借水,是当地司空见惯的风景。
许新峰向校方提出要进行资助时,部分教职工不敢相信,“天上掉馅饼,哪有这么好的事?”但当许新峰和其他9名志愿者组成的小组于10月23日买来了一吨容量的储水设备、粉墙的涂料以及新电线时,教职工收起了将信将疑的眼神,和志愿者一起投身到了热火朝天的劳作中。
当天是星期日,而像苗思雨一样,很多大年级的同学闻讯后,也主动纷纷赶往学校,参与到了劳动中,打扫卫生、搬东西、给大人们擦擦汗水,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之后的两天时间,学生和教职工利用课间时间,也会和许新峰他们一起劳作。
连续三天的辛苦,10月25日,许新峰等10名志愿者对上马村小学的万元资助落实到位。从教职工最初的不信任,到收获孩子们的张张笑脸,让许新峰他们很有成就感。
“不仅仅是捐了财物后走人,那样当然省时省心,更重要的是亲自将钱用到实处。”许新峰说,这是他所在的安利志愿者焦作团队首次以身体力行的模式进行公益爱心活动,总公司将此类活动命名为“72小时”公益活动。由安利公司出1万元,10名志愿者组成一个小组,从调研选择资助对象,到落实万元资助物资,均由志愿者小组亲自动手完成。作为安利焦作分公司的公共事务部主任,许新峰打算以后将多多以此模式来进行公益活动,重点针对儿童和环保问题。
(线索提供:黄波)
图为志愿者正在和孩子们作游戏。 本报记者 赵林峰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