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麻 酩
眼下正是大棚蔬菜育苗的关键时期,这几天,博爱县怀田蔬菜专业合作社社员张军防和妻子一直在自己承包的3个日光温室里忙活着。俗话说:“苗好五成收。”看着自己精心培育出来的小黄瓜苗,张军防打心眼儿里高兴。
“今年我承包了5亩多地,建了这3个温室,投资投工都不多,种植的小黄瓜,春节上市每公斤能卖十五六块,加上茄子和番茄,净收入超过6万元不成问题,比外出务工强多了!”张军防自豪地告诉记者。
“销路有保证吗?”记者问。
“销路我们不愁,到时候合作社的工作人员会帮我们社员联系好客户。我们只管种好菜,咋卖就不用操心了!”张军防轻松地说。
10月29日,记者在博爱县怀田蔬菜专业合作社采访。走进温室内,记者看到,小黄瓜、番茄、茄子……各色品种的蔬菜应有尽有,着实让记者大开眼界。
“以前的大棚里蔬菜品种比较单一,近两年我们合作社引进了许多新品种,并定期对菜农进行培训,使他们掌握先进种植技术。现在,社员们种植的品种是越来越多。”该合作社负责人刘怀田告诉记者。
刘怀田说,今年合作社新投资480万元,建了32座高标准日光温室、2座集约化育苗棚(温室)。温室建设实行统一规划设计、统一施工建设、统一物资供应、统一技术指导、统一质量监督;在温室的日常管理方面,实行统一技术服务、统一农资采购、统一组织销售。预计工程完成后,年可增加产值600万元、效益200万元。
“合作社采取先付(土地承包)费后种地的方式,让每一个农户吃上了定心丹。同时,合作社安排失地农户在基地上班,每月工资600元至1000元,使当地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增加了2000余元。”刘怀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