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4下一版
市政府召开第五十二次常务会议
温县如何凝聚发展力量
我市杂交水稻育种实现重大突破
图片新闻
追捕路上
永不停息的脉搏
我市产业集聚区固定资产投资建设快速推进
播下希望的种子
焦作卓林数码一项目通过国家验收
市国税系统转变
作风提升执行力
让广大人民群众远离癌症威胁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3上一篇 2011年11月1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对接中原经济区科技攻坚一马当先
863科技创新工程启动

作者:王言 实习生张轶男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讯 (记者王言 实习生张轶男) 科技创新如何在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引领支撑转型升级、跨越发展上有所作为?863科技创新工程的启动实施,传递了这样一个信号:我市科技攻坚冲锋号已经吹响!未来三年,我市将在科技产业布局、科技研发创新、核心竞争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开发等方面实现明显突破,创新型企业集群、现代产业集群和创新一体化格局将进一步发展壮大。

  何谓863科技创新工程?即组织实施八大领域科技攻坚、六大工业科技行动、三年实现创新工程目标。“8”即围绕我市六大战略支撑产业和四大新兴产业,选择有色工业、化学工业、农业及农副产品深加工、装备制造业、新材料产业、新能源产业、光电及电子信息产业、生物产业八大重点领域,组织实施科技攻坚。“6”即围绕新型工业化,以加强企业科技创新体系建设为重点,以发展新兴产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为着力点,以健全和完善区域科技创新体系与功能为保障,以激活工业企业科技创新活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我市新型工业化进程为目标,组织实施六大工业科技行动:企业科技创新能力对标行动、产业技术创新合作联盟构建行动、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建设行动、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消除零专利申请行动、科技服务公共平台建设行动、科技人才队伍建设行动。“3”即3年奋斗目标,至2013年底,力争30户优势企业各项重要科技指标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增加至35户,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0%;市级高新技术企业增加至50家;市级科技型中小企业增加至200家。国家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实现零的突破,力争达1~2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加至40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增加至300家;省级院士工作站力争增加至10家。争创2~3家河南省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00%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消除零专利申请,创新型企业集群、现代产业集群和创新一体化格局进一步发展壮大。

  五项措施保障科技攻坚。一是积极对接和争取上级科技项目及经费。积极帮助企业策划申报国家86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火炬计划、新产品计划、国际科技合作计划、中小企业创新基金计划和河南省重大科技专项计划、重点科技攻关计划、高新技术产业化项目等,积极争取国家和省科技经费支持。二是加大科技经费投入。进一步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力度,体现法定增长要求,确保财政科技投入增幅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幅,积极发挥财政科技投入引导作用,引导企业成为技术创新投入主体。推进科技与金融结合,鼓励金融机构、风险投资机构加强对企业技术创新的信贷力度,加快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大力发展科技风险投资机构,建立多元化、多渠道、高效率的科技投入体系。三是不断加强科技管理创新。进一步完善科技项目、科技经费、科技创新平台、创新型企业等管理办法,建立符合科技自身发展规律和我市科技创新需要的综合性、高效性管理体系。加强项目凝练,以培育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科技创新龙头企业和创新平台建设等为重点,结合不同时期、不同层次、不同产业的实际,采取集成方式予以支持。四是用足用好科技支持政策。充分利用国家促进技术创新的各项优惠政策与财政补贴法规,支持企业科技创新活动。五是优化创新发展环境。不断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改革,切实改进科技公共服务方式,改善服务手段,规范办事程序,提高行政办事效能,营造公开、规范、高效的创新环境。加强创新文化建设,作好宣传推介,积极宣传、奖励工业企业在自主创新方面的典型事迹和优秀人物,形成鼓励创新、尊重创造、宽容失败、支持创业的社会氛围。

 
3上一篇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