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 涛
本报通讯员 春 娟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这琅琅的读书声不是来自某个学校的校园,而是响彻在孟州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的上空。正在诵读经典的是孟州市实验中学和移民中学七年级的学生。他们此次进驻基地,要在这里生活一周。伴随着清晨的第一缕阳光诵经典、品美德,将是他们在这里每天必修的早课。
孟州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位于该市会昌办事处,占地200余亩,投资1000余万元,是该市落实国家政策、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强力推进素质教育的又一重要举措。
刚刚来到实践基地门口,记者遇到了一位前来看望孩子的孟州市实验中学学生家长。谈到孩子的变化,这位家长的眼眶有些潮湿:“孩子第一次主动给我打电话,还对我说爸爸辛苦了,这是以前从来没有的。孩子不让我来看他,说老师有规定,但我还是忍不住想来看看他……”
撼江山易,撼孺子难。基地的魅力何至于斯。
“加油!加油!”外周一群孩子齐声呐喊,中间两名少年奋力攀爬。孩子们奋力攀登光明顶的场面给我们带来更大的震撼。看似不高的光明顶由绳索和钢管搭成,爬起来困难重重。两名少年小脸通红,双手交替,谁也不甘落后。
“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每个人的体验。没有失败与成功,对于团队的理解,对于自己付出的体会,是每个学生最大的财富。”教练员的话让人深思。
“教育就是要走向社会、走向生活、走向实践,素质教育实践基地就是为学生提供一个走出课堂、走向实践的平台。”孟州市教育局局长梁永祥说。
为了让基地更好地成为学生展示个性、提高素质的平台,该市教育局除了搞好办公活动区、生活区、德育展区、实践活动区、体能训练区和知识拓展区六大区域建设,把好硬件关以外,还在课程设置、活动内容安排等软件上进行了周密设置。
立足传统教育,打造“感恩”品牌。该基地在课程设置上立足传统教育,每天早上安排经典诵读,每餐饭前诵读感恩词,学习中华传统美德,传承我国优秀文化;设置“学会感恩”专题课程,通过自己动手做家务、父母角色扮演、“我心中最感恩的人”主题讨论与分享,深入进行感恩教育,最后让学生写一封感恩信,在心里种下感恩的种子。
普及国防教育,增强国防意识。该基地建设了高空断桥、真人CS野战场,为中小学生提供了军事训练场地;设置了国防教育、军事教育课程,通过开展听一场国防教育报告、看一部革命题材电影、做一套军人的队列动作、学一套内务整理要领、进行一次夜间紧急集合“五个一”活动,对学生进行立体式国防教育,提高学生的国防意识、动手能力、协调能力和生活能力。
利用社会活动,拓展课堂教学。该基地的军事化训练,使学生们不再娇生惯养,懂得了孝敬父母、礼敬师长、关心同学、关爱社会;基地的集体生活,融化了学生的自私、孤僻,使他们懂得了团结、合作、友爱、奉献;基地丰富多彩的活动项目,使学生们增强了社会责任感,更加热爱自然;基地的综合实践活动,使学生们明确了学习目的,转变了学习方式,课堂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
一列列整齐的队伍,一张张迎着朝阳的笑脸,一点点个性的松绑,一次次素质的提升。“教育的本质是尊重人性,尊重人性最重要的是解放学生的个性……”梁永祥说。孟州市中小学生素质教育实践基地为深化素质教育、解放学生个性提供了一个平台,学生们将在这个平台上提升素质、振翅飞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