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 军
实习生 岳 静
步入而立之年的潘晖和他的妻子潘昱都是市体育运动学校游泳馆的教练员,夫妻俩在焦作已10年有余。潘晖来自郑州,潘昱来自辽宁丹东,共同的事业,使他们结合在一起。在这个陌生却又亲近的城市里,他们从相识到相恋直到成家。焦作,早已成了他们的第二故乡,而市体校游泳馆,就是他们另一个家。
虽然都是游泳教练员,但潘晖、潘昱略有分工。潘昱负责训练6岁到9岁的初学者,为他们打牢基础;潘晖则负责这些孩子下一阶段的技术提高。在游泳馆这片天地,他们演绎着动人的故事。
2006年省十运会前夕,潘昱怀孕了,然而好消息却让二人陷入挣扎。他们渴望有自己的孩子,但更渴望队员在大赛上刷新成绩,以检验自己几年来的训练成果。就在他们决定放弃的时候,潘昱的母亲从辽宁丹东打来电话说:“你们没有时间带,我给你们带,还是把孩子留下吧。”母亲的坚持,让潘昱生下了女儿,三个月后,她便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繁忙的训练中,孩子则由姥姥带回丹东抚养。
如今,他们的女儿已经4岁多了,依然跟着姥姥在辽宁丹东生活,市体校考虑到他俩的情况,曾提出让潘昱改行做行政工作,而她却拒绝了,她说,当游泳教练员是她学游泳时的梦想,游泳是她最爱的事业。
潘昱说。由于教练员的工作的特殊性,他俩的休息时间分散而又短暂,因此,回家的机会总是少之又少。每年春节一起回辽宁丹东看孩子便成了他俩最大的幸福。潘昱告诉记者,每次给幼儿园小朋友代课,看着跟自己女儿一样大的孩子们,总会触景生情,想起女儿。这让她在训练中更加耐心细致。
每年夏季暑期班开训,是潘晖、潘昱一年中最繁忙的日子。从早上7点进馆到晚上8点出馆,他俩几乎整天都要在水里泡着。潘昱说,每到夏天,脚上都要脱三四次皮,皮肤在水里都泡干了,只要一上岸,就要先涂护肤霜,否则脱皮情况还会更严重。几年来,看着学员们一个个从“旱鸭子”变成“浪里白条”,有的甚至在游泳界小有成就,他俩感到由衷欣慰。在去年结束的省十一运会上,他们带队获得了5枚金牌、3枚银牌和6枚铜牌的好成绩,奖牌数远超上届。他们个人也相继获得市“五一劳动奖章”和市业余训练先进工作者等荣誉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