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去年以来,博爱县坚持把推动企业上市作为实施工业强县战略、助推县域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抓手,通过转变发展观念、实行分类指导、加大政策扶持、完善服务机制等一系列措施,助推符合条件的企业上市“淘金”。眼下,新开源公司在创业板成功上市,伊赛公司、博洋公司在天津股权交易所挂牌,裕华公司上市材料已上报到证监会待批,华美公司、好友公司上市工作正在积极推进。目前,该县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达7亿元,有效缓解了企业资金压力,促进了企业裂变式发展。
转变观念,增强企业上市信心。企业是上市的主体,推进企业上市工作,必须转变企业的发展观念,破除“不愿上市”、“不敢上市”的思想,使企业负责人真正转变理念,坚定信心,积极主动参与到上市工作中。为此,该县多次邀请金融机构、证券公司的领导和专家到该县对企业负责人讲授企业上市融资相关知识,剖析一些上市成功的典型例子,促使企业负责人进一步解放思想,争取尽快上市;邀请证券专家到企业现场调研,为企业提供“一对一、面对面”的指导,挖掘企业发展优势,提供不同的上市发展方向,解决了企业认识不到位、上市信心不足的问题。同时,该县还积极搭建企业上市平台,组织企业参加河南国际金融博览会等金融峰会,联系私募公司、风投公司到企业调研,促进企业与私募公司、风投公司现场对接,拓宽了企业在资本市场融资渠道。
梯次推进,抓好上市资源培植。上市资源培植是上市工作持续发力、保持强大后劲的基础。该县根据企业自身情况和发展战略,按照“培育一批、申报一批、上市一批、发展一批”的工作思路,建立了上市后备资源库,选择符合产业发展方向、符合环保要求、成长性好的企业,积极引导、精心培育、逐级优选。同时,该县采取“一企一策”的办法,对不同类型的企业,采取不同的措施,在上市改制、辅导、申报、上会等各个环节给予指导和帮助,按照企业实际情况分梯次推进。目前,该县裕华公司、华美公司、伊赛公司、好友公司等13家企业被列为上市后备企业。
政策扶持,激发企业上市动力。为加快企业上市步伐,该县出台了《关于培育和推进企业上市的若干意见》,对符合上市条件的后备企业,加大政策性扶持力度,各类政策性资金优先给予支持;上市后备企业在土地手续办理、房屋产权证过户、各种手续变更登记等方面都限定最快时限办理,对县级收费项目一律予以减免;主动帮助企业与金融机构对接,加强对上市后备企业的金融支持;对在境内外上市或买“壳”上市的企业,县财政给予50万元奖励;对进入股权交易市场挂牌企业给予20万元奖励。同时,该县出台了《鼓励引进职业经理人的意见》和《引进高学历人才暂行办法》,鼓励企业引进职业经理人和高学历人才,加快建立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为企业上市打好基础。
完善机制,提供企业上市保障。该县成立了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由县政府主要领导任组长,全面负责上市工作的领导和重大问题的协调。具体明确日常工作由县政府金融办牵头,县发改、财政、税务、工商、国土等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全力配合的工作机制;为了完善服务机制,该县还建立了企业上市例会制度,企业上市领导小组每月召开一次联席会议制度,重点解决上市后备企业在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县政府金融办等单位定期不定期深入企业了解上市进程,帮助企业联系筛选保荐人、会计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中介机构,解决上市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做好上市的各项准备工作。
(王晓波 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