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作华
历时9年的等待,我市图书馆新馆终于在今年10月1日和市民见面了。然而许多读者反映,由于新图书馆远离老城区,且没有公交站点,不知道该坐几路车去,呼吁尽快开通公交线路,并设立“图书馆站”。
作为获取知识、传播文化的重要场所,市图书馆是我市文化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市城市文化品位的重点标志,因此市图书馆新馆的落成备受市民关注。新建成的市图书馆位于丰收路与长恩路交叉口东南侧。新图书馆建筑面积15678平方米,设计藏书量200万册、阅览席位1000个,并增设了电子阅览、多媒体视听室、高保真播放室、多功能报告厅、陈展室、培训室等配套设施,具有较强的文化传播和服务功能。
据市图书馆工作人员反映,尽管图书馆新馆目前尚处于试运行阶段,但期待已久的市民纷至沓来。每到周六、周日,少儿阅览室已是座无虚席,图书借阅室、报刊阅览室也有众多读者,其中不乏老年读者。一位年逾八旬的读者从焦煤集团中央医院前来借阅图书,先后倒了两趟公交车,又步行近半个小时,来到图书馆时已是气喘吁吁。
近来,市图书馆工作人员不断接到读者反映,述说前来借阅图书交通不便。一位小学三年级学生的母亲说,孩子非常希望利用课余时间常到图书馆来,可由于没有从市区直通图书馆的公交车,孩子每次来都要大人接送,着实不便,真希望早点开通到图书馆的公交车。
据了解,目前经过图书馆的公交车有12路、16路、35路、39路。但前两路车次少,半天等不来一趟,后两路车流密度更低,这些车辆在丰收路上的站点分别位于图书馆东西两边,距图书馆还有一定距离,确实不便市民前来图书馆。
市图书馆副馆长王莉对记者说,随着大家对新图书馆的了解,前来借阅图书的市民肯定会越来越多。但是新图书馆远离老城区,大家对新馆馆址不详,同时目前经过图书馆的公交车也比较少,没有专门的公交站牌,会对读者造成不便。她希望能将途经老城区且运行线路已离图书馆不远的11路、18路公交车稍微调整一下路线,经过图书馆门前的丰收路,并设立“图书馆站”,以方便更多的市民光顾图书馆,更大程度地发挥图书馆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