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特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神圣的使命 坚实的脚步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2011年11月7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神圣的使命 坚实的脚步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 热烈庆祝焦作市人大常委会设立三十周年

  沁阳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 唐自立

  今年是焦作市人大常委会设立30周年。1981年11月,焦作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选举产生了市人大常委会。30年来,焦作市人大常委会在中共焦作市委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心,全力服务大局,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作出了重大贡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根本政治制度显示出巨大优越性和强大生命力。

  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其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实施对国家和社会事务领导的政权组织形式,直接体现了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最充分有效地保证了人民行使当家做主的民主权利,没有它,人民民主专政就无法实现。其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建立其他有关的国家管理制度的基础。我国国家管理范围内的一切重要制度,如立法制度、司法制度、行政制度、军事制度、外交制度等,都是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直接或间接创建的,都要受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统领和制约。其三,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体现着我国社会政治生活的全貌,它涉及到国家政权产生、运行以及巩固的所有环节和方面,能全面反映丰富多彩的国家政权建设的特点,而其他具体制度只能反映我国政治生活的一个侧面。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我国政治制度体系和政治构架中居于核心地位、支撑地位,起着根本性作用。

  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引下,1979年7月,五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修正宪法若干规定的决议》和《地方组织法》,县级以上地方人大设立常委会作为一项重要制度被正式确立下来。这是新时期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一件大事,是健全地方政权体制的重要举措,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次重大发展和完善。地方人大常委会的设立,使人大常委会在代表大会闭会期间,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监督权、人事任免权(省和较大的市人大常委会还享有立法权),保证了人民可以经常性地行使自己当家做主的权利;地方人大常委会的设立,使人大常委会可以采取立法、普法、执法检查三位一体的方式推进依法治理,保证了宪法和法律在本行政区域内的有效实施,加快了民主法制建设进程;地方人大常委会的设立,优化了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方式,增强了对行政、审判和检察机关的监督,健全了权力运行制约机制,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党的执政能力和改进了党的执政方式。

  1981年3月,沁阳市人大常委会依法设立。在过去30年的工作实践中,我们深深感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对于保障人民当家做主,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以主人翁的责任感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维护团结和谐的良好社会局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我们必须不断提升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工作重要性的认识,突出主题,准确站位,依法依规,有机结合,尽职尽责,求真求实,持续推进人大工作健康发展,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和强大的生命力更加充分地展现出来。

  沁阳市人大常委会30年工作回顾

  1981年3月,沁阳市(1989年12月沁阳撤县建市)人民代表大会正式设立常务委员会,标志着沁阳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和人大工作进入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30年来,沁阳市人大常委会先后经历了八届。历届市人大常委会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突出重点、讲求实效,认真履行宪法和法律赋予的职责,为推动和保障沁阳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顺利进行,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全面进步,作出了积极的贡献。

  ——30年来,沁阳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倾力推动科学发展。紧紧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工作大局,认真审议决定重大事项,及时将市委的重大决策部署,转化为全市人民的共同意志和自觉行动,先后作出决议、决定160多项。把党管干部原则和依法行使任免权有机统一起来,采取调查了解、任前表态发言、颁发任命书等形式,依法进行人事任免,共任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568名,为沁阳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提供了法制保障和组织保障。多次听取和审议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业强市、农业发展、城市建设、文化旅游等方面的报告,多次组织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进行视察,2011年首次开展了土地利用专题询问,提出了一系列深化经济体制改革、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进重点工程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加快城市建设、节约集约利用土地等建议和意见。在市人大常委会的重视、支持和监督下,产业结构调整步伐明显加快,一批批重点项目开工投运,全市经济实力显著增强,人民群众得到了更多的实惠。

  ——30年来,沁阳市人大常委会把推动民计民生改善作为立足点,全面促进社会和谐。始终把群众的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的满意作为第一标准,保持深厚的民生情结。抓住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如就医、就学、就业、社会保障、食品安全等问题持续进行专题调研和视察,自2007年开始,连续三年开展关注民生评价活动,提出了多项监督评价意见,得到了市委的充分肯定和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受到了社会各界的普遍赞誉,为维护社会和谐稳定提供了有力支持。

  ——30年来,沁阳市人大常委会以加强民主法制建设为己任,深入贯彻依法治市方略。在“一府两院”工作部门中开展述职评议、执法评议、工作评议、执法检查等活动180余次。重视和加强信访工作,畅通信访渠道,接待来访群众5000余人次,使1000余件涉法涉诉案件得到了处理。同时,认真组织开展法制宣传和普法教育,有效促进了“一府两院”依法行政和公正司法,依法治市进程进一步加快。

  ——30年来,沁阳市人大常委会把保障和服务代表依法履职作为工作基础,充分发挥代表作用。建立和完善了支持和保障代表依法履职的制度和办法,通过举办代表培训班,邀请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和参加调研、视察、评议等活动,为代表履职搭建了平台。2010年,在全市市、乡创建了14个“代表之家”,共组织开展代表联系选民、代表述职等“代表之家”活动60余次,使代表在闭会期间的活动日趋制度化、经常化。

  ——30年来,沁阳市人大常委会以加强自身建设为抓手,努力提高履职水平。沁阳市委历来重视人大工作,每届都召开市委人大工作会议,出台加强人大工作的意见,全力支持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责。市人大常委会始终自觉坚持和依靠党的领导,强化思想作风、组织制度建设,人大工作的制度化、程序化、规范化水平不断提高,常委会组成人员依法履职的能力不断增强,机关建设和各项工作全面提升,树立了风正气顺、团结和谐、创新进取、务实为民、清正廉洁的沁阳市人大新形象。去年以来,制定完善了常委会工作制度和机关制度20余项,在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投资100余万元对机关办公楼、会议室进行了改造,在焦作各县市区率先完成了人大电子表决系统建设任务,表决方式从举手表决发展到无记名电子表决。连年被省、焦作市人大评为宣传工作先进单位。

  回首30年,沁阳市人大常委会不辱使命,在求真务实、探索创新中一路前行,向全市人民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市人大常委会将在中共沁阳市委的坚强领导下,继往开来,锐意进取,在中原经济区建设的伟大征程中阔步前行!

  沁阳市人大开展土地利用专题询问。

  沁阳市人大常委会议进行电子表决。

  沁阳市人大荣获全省人大电子表决系统建设先进单位称号。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卢展工在焦作市委书记路国贤,市委副书记、市长孙立坤及沁阳市委书记陈敬如,市委副书记、市长魏新洪,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唐自立的陪同下,视察人大代表柴成雷、柴占安领办的企业——屹峰集团。

  沁阳市人大开展驻沁焦作市人大代表述职活动。

  沁阳市人大开展“代表之家”活动。

  焦作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郭国明(前右一)在沁阳市委书记陈敬如(前右二),市委副书记、市长魏新洪(左二)的陪同下,视察沁阳农业生产。

  焦作市人大代表视察神农山景区。

  沁阳市委、人大、政府领导深入沁北产业集聚区调研。

  沁阳市人大代表视察企业发展。

  沁阳市人大代表调研幼儿园建设。

  沁阳市人大开展评议法检两院“四员”工作。

  ■■■■■■■■■■■■■■■■■■■■■

  ■■■■■■■■■■■■■■■■■■■■■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