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鸿书记在多次讲话中强调,武陟的工作要彰显大气,眼界要宽广,目标要高远。这一要求指向明确,寓意深远。
(一)所谓大气,与小气相对,是一种文化。
气,乃气质,气量,气度,气节,气魄,是人的精神追求、思想境界、行事风格和形象标志等要素的内在蓄养和外在态势的存在与表现,是一种无形的力量。
(二)大气,是一种优秀品质。
大气者,集传统文化之精华和现代文明之大成,有包容之量,担当之勇,科学之见,公正之判,亲和之魅,散发出强烈的感染力;
大气者,有稳重,沉静,果敢,执著,坚韧不拔之优秀品格,聚拢着强大的向心力;
大气者,眼界广阔,思想开放,有远大的事业胸怀和大手笔的工作作为,拥有不懈的引领力;
大气者,有坦然面向困难和挫折的信心和勇气,从不停止追求美好未来的脚步,展示出坚韧的战斗力。
(三)武陟,从不缺少大气。
忆往昔——
滔滔黄河,奔涌磅礴,滋养了武陟人宽广淳厚的胸怀;
九州通衢,承原达海,拓展了武陟人开放赶潮的视野;
古怀幽幽,文脉久长,夯实了武陟人无怨无悔的自信;
山涛向秀,魏晋风度,启承了武陟人清峻通脱的雅范;
千年河患,与水共生,锤炼了武陟人科学严谨的禀赋;
董永孝贤,卖身葬父,张扬了武陟人百善孝先的德相……
看今朝——
百年京广,纵亘武陟,来去多少思想和气息;
焦晋长济,汇通武陟,承载无数追求和希冀;
茫茫车流,路上人生,铸就了全国第一公路运输大县;
三万怀商,奔走粤港,擎起“四大怀药”原产地之帜;
现代农业,精耕细作,跃入全国“吨粮县”行列;
一三五七,靓丽新城,迈开武陟建设中型新兴城市的步伐……
(四)大气,是一种社会风尚。
大气者被人称道,感染身边,净化环境,引领风尚。
凡大气之人必宽以待人,对人多一些理解,多一些宽容,给人多一些机会。
凡大气之人必平和处世。以一种淡然平和的态度面对所有逆境和挫折,在生活的风雨中养成浩然之气,以博大的胸怀去调整和品味人生的酸甜与苦乐。
凡大气之人必有自信。养成了一种海纳百川的心胸,昂首于世人面前,堂堂正正地为人,泰泰然然地处世。
凡大气之人必不愚妄。他们善于把握客观规律,尊重科学精神,对自己有客观的评价,虚怀若谷,集思广益,取长补短。
凡大气之人必少私欲。绝不像小气之人那样,割舍不掉的虚荣和私欲占据心胸,变得气量狭窄、斤斤计较。而大气之人正是因为少了私欲,才多了些胸怀。
凡大气之人必志向远大。绝不会纠缠于一些无足轻重的小事,定是心怀坦荡、不持偏见、谦容纳人。
大气,是人的一种修养,是一种品格,是一种学识,是一种境界。
大气,需要用德行去滋养,用才智去呵护,用丰富的阅历去提炼。
大气,隐藏起来足以从容立世,勃发出来定会让人叹为观止。
如果我们身边多一些涵容大气的人,多做一些蓬勃大气的事业,那么,我们的生活会更加精彩,工作会更加顺意,社会会更加和谐。
(五)大气,引领武陟的未来。
武陟面临着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带来的千载难逢的大好发展机遇;面临着做强工业、做优农业、做靓城市、做活商贸、做大旅游、做好民生的艰巨任务。
大的时代,大的机遇,呼唤有大气的担当;
大的规划,大的目标,需要有大气的品格。
现实和未来,要求我们拥有一支胸怀若谷、大气善为的干部队伍;
现实和未来,要求我们营造一个开放包容、大气涵纳的社会文化氛围;
现实和未来,要求我们顾望长久,把发展的眼光投向10年、20年,乃至50年;
现实和未来,要求我们不断拉高标杆,放眼全省、全国,去攀越武陟发展一个个新的目标。
武陟需要大气,武陟呼唤大气。
大气,必将引领武陟的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