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年前的春天,无意中查出自己患了浸润性导管癌,急需进一步治疗。看到诊断的我就像是接到了死亡通知书,既不愿相信也不得不面对现实,整个家庭陷入恐惧和慌乱之中。
在朋友的推荐下,我和家人怀着忐忑的心情来到焦煤中央医院,接待我们的是张文新主任。张主任认真仔细地检查后,建议我立即住院手术治疗,以免病情恶化。接下来的日子,恐惧、绝望笼罩着我,每天惶惶不可终日,心情坏到了极点。丈夫除了面对、忍受这个事实,也无辜受到我烦躁情绪的折磨。
一天早上查房时,细心的张主任发现了我烦躁不安的情绪,就开导我说,在医学发达的今天,像我这种病根本不算什么,还列举出多个病友战胜病魔的病例来鼓励我,让我放下包袱、勇敢面对,积极配合治疗,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在张主任不厌其烦地开导下,我慢慢地接受了事实。治疗之余,医院的阅览室成了我娱乐、消遣的场所,遨游在书的海洋中,使我忘记了病痛,忘记了自己是个病人。
手术之后,我恢复得很快,接下来是漫长的后期治疗。为了不影响丈夫的工作,我独自留在医院接受治疗。一个人的不便有时候让我很尴尬,张主任得知后不时过来关心问候,并安排护士对我格外照顾。打点滴期间,我尽可以放心休息,不用担心是否该换吊瓶,午饭时护士还会为我带来可口的饭菜。张主任及护士们的悉心照顾使我感动至深,虽时值炎炎夏日,但他们的关心和呵护像清风细雨,化解了我心中的不适。
不久,病房里来了个病友,我们称她孔姨。孔姨离异多年,靠卖早点养活女儿、维持家用,母女俩相依为命15年。但老天好像并不眷顾她们,孔姨多灾多难,谁看到这对母女都会为之唏嘘。但孔姨积极乐观,从不沮丧。得知内情的张主任并不嫌弃她们母女,想尽办法为她们减省开支,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让孔姨花最少的钱并给予她最好的照顾。孔姨的女儿乐乐聪明伶俐,年仅15岁,为了照顾妈妈辍学来到医院。张主任手把手教乐乐护理技能,并鼓励她好好学习,力争考取医学院,做一名优秀的医务工作者。护士们在工作之余帮助乐乐补课,并指导乐乐化疗期间病人的饮食和营养搭配,乐乐小小年纪就成了一名优秀的护理专家,她还尽力帮助其他病人做些护理。在乐观的孔姨的带动下,病房里整日欢声笑语,一派其乐融融的和谐场面。
病友王淑云,年轻漂亮,长期的住院治疗使我们成了患难之交。一次,她在进行第二疗程的化疗时,吊瓶刚扎上,她的病理反应就特别强烈,从起初的皮肤泛红到呕吐直至昏迷,不过几分钟的时间。此时,正值医生护士交接班,我们眼看着她的难受样,急忙叫大夫。张主任闻声在第一时间赶到病房,一边开始紧急抢救,一边吩咐氧气、各种监测仪器到位,经过一个多小时的抢救,王淑云终于脱离危险。后来,我们在一起聊天时,王淑云总会说若不是张主任我怕真是不行了。
在住院的那段日子里,我无不为张主任的事迹深深感动。人常说,但凡大医院里的医生都架子大、脾气怪,但张主任是那么平易近人又乐于助人。多年来,他兢兢业业工作,凭借精湛全面的业务技术、独到的工作技巧、细心优质的服务,赢得了广大患者的好评和信任。张主任坚信:做医生,技术是根本,态度是竞争力。面对繁重的日常工作,他从不说累,他对待病人如亲人、似朋友,如何及时解除病患的痛苦,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是他永远放在首要位置的事情。他说:“医院是我人生的舞台,医生就是我一生的角色,而病人是我永远的朋友。”
有这样的好医生、这样尽职尽责的白衣天使为人民的健康保驾护航,真乃民之幸!焦煤中央医院已经成为人民心中的福地,祝愿医院越办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