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詹长松
“人才是企业发展的第一要务,沁阳碳素近几年有这样跨越式的发展,不能不说得益于公司的人才引进计划。”11月8日,面对记者的采访,沁阳市碳素有限公司总经理都平如是而言。
此言绝非空穴来风。2006年,沁阳碳素电解铝预焙阳极碳块年产量仅有2万余吨,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企业,如今年产量已达到20万吨,一举成为我省商用碳素生产企业的龙头老大。这与沁阳碳素长年的人才引进密不可分。
据了解,目前,沁阳碳素560名员工中有工程师28人、高工3人、会计师3人,其他各类专业技术人才100余人,但公司长年进行补充式招聘,储备各类人才。对此,都平认为,企业引进人才,引进的是企业的希望,储备的是企业的后劲。
引进人才,优厚的待遇必不可少。沁阳碳素出纳董亚萍对此深有感触,公司领导对刚刚参加工作一年多的她厚爱有加,今年不仅两次调资,在七一前夕公司党委更是批准她为入党积极分子。主管人事招聘的办公室主任任兵告诉记者,为了能够让更加优秀的人才加盟沁阳碳素,公司党委制定了一系列人才招聘的年薪制度。
留住人才,仅靠优厚的待遇还不够。都平觉得,企业所有利润都是员工创造出来的,只有和员工心贴心,企业才能更好地持续发展。在沁阳碳素,上自班子成员,下至一般员工,无论谁家有婚丧嫁娶、大事小情,只要有时间,都平都会亲自前往。电气车间主任周京生是碳素行业电气的行家里手,多次有同行前来“挖”他。周京生说:“我叫都平‘都总’,他却叫我老兄,你说我能去你们的企业吗?”一句话,让前来做说服工作的人满脸羞愧。
有了人才,更要用好人才。沁阳碳素老厂区焙烧车间主任秦红光今年刚29岁,已经当了2年多的车间主任,也是公司最年轻的中层干部。“我手下管了有40多号人呢!”他颇有几分骄傲地说。化验质检科科长李文俊虽然只有31岁,却管着全公司产品的化验和质量检验工作。他说,每天他至少有四五个小时在各个车间检查和督察产品质量,以便及时发现产品生产工程中的质量问题。
“这些年轻人都是近几年公司招聘的大中专毕业生,经过几年磨炼,现在已经有五六个人被充实到公司管理层了。”都平说,“下一步,我们将对公司全体员工进行企业管理、生产管理、现场管理等培训,提升员工的整体素质,实现规范化管理、增效降耗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