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没借来,还白搭进了3000元。”因为被骗而报警的市民王先生,面对警察的讯问懊悔不已:“大街上的贷款小广告可不能相信。”
王先生两年前大学毕业后自己创业当了老板,今年生意还不错,便想乘机扩大经营,可是苦于资金不足。几天前,他去一个朋友家借钱,在朋友家门口看到一个投资公司的贷款广告,他赶忙拨打了投资公司的电话,说明了自己的情况。对方称可以提供贷款,并和王先生约定了利率和还款时间。但是,为了证明王先生的诚信,对方要求他贷款前必须先缴纳3000元的保证金。“不会是骗子吧?”王先生心中不免有些迟疑,对方马上说:“我们单位有固定电话,还有固定的银行账户,这些都是可以查询的,做生意我们讲的是诚信。”这句话彻底打消了王先生的顾虑。放下电话,王先生忙给投资公司汇了3000元。随后王先生打电话询问何时能拿到贷款,对方却要求王先生再缴纳2000元的利息才能办理贷款手续。这时候王先生如梦初醒,意识到受骗的他随即拨打了110报警电话。民警赶到现场了解情况时,那家投资公司的电话却停机了。
分析此类案件的特点,其行骗招数是:一是以街头户外广告做诱饵,诱导有贷款需求的人电话联系。大多通过电话和网络联系,根本没有具体的办公地址,更无营业执照及身份证。二是往往要求借款人预先转账支付保证金、手续费以及预先支付利息等。三是在借款人转账之前没有签订任何合法、正规的合同,仅仅凭借电话或网络上的只言片语,便要求借款人先支付一定费用。四是犯罪分子诈骗得手后,便断了联系或改换通信方式,重新诈骗。
人行焦作市中心支行有关部门指出:一些仅在报纸、街头、宣传册打出投资理财、融资广告,有联系方式而无公司名称、办公场所的绝大部分是未经审批的非法机构。为此,有关专家提醒市民、个体工商户、小企业主,一定注意监管部门的风险警示,不要随意相信户外张贴的贷款广告,对街头散发的融资宣传册只有联系方式而没有固定办公场所的更要仔细思量,不要轻信所谓“无抵押无担保贷款”、“一天放贷”等的诱惑。银行等正规金融机构签订贷款合同、放贷前是不需要缴纳保证金、手续费的,所有放款前收取费用的行为皆为骗局。 陈曾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