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作华 高小豹
见习记者 王水涛
又是一年冬来到。我市热力行业也迎来了又一个繁忙的供暖季节。为保证11月15日按时供暖,市热力生产单位通常提前在11月11日为供热锅炉点火。这一天,本报《党报有约》栏目组邀请来自我市多个行业的市民代表组成“市民观察团”,走进市绿源热力有限公司,实地探访供热行业的生产流程和服务环节,并与市领导一起参加点火仪式。
市民代表与市领导一起为供热锅炉点火
冬季集中供暖是一项民生工程,关乎千家万户。市绿源热力有限公司是我市城区集中供暖主要企业,承担着城区80%的供暖任务。近年来,市有关领导每年都要出席冬季集中供暖锅炉点火仪式。 今年点火这一天,分管城建工作的副市长胡小平和市住建局的负责人来到了现场。与此同时,“市民观察团”一行10人也前来参观点火仪式。
“胡市长,让市民代表跟您一起为我市今冬集中供暖点火吧。”《党报有约》栏目组记者提议说。“好啊,这个建议不错,我很高兴跟市民代表一起为城市供暖点火。”胡小平爽快地说。
11时许,市绿源热力有限公司锅炉车间,胡小平和市民代表王莉头戴安全帽,沿着铁制楼梯拾级而上,来到巨型循环硫化床锅炉炉口旁,首先点燃各自手中的火炬。
“鸣炮,点火!” 11时10分,随着一声指令,二人同时将火炬送入炉口。很快,红红的火苗在炉膛内升腾起来,锅炉平台上响起一片掌声。
“没想到能跟市领导一起为冬季集中供暖点火,今天过得很有意义。”身为市图书馆副馆长的王莉说。
“请大家放心,我市会全力做好冬季供暖工作的,一是会确保按时供暖,二是能够做到根据天气变化提前供暖。”点火仪式结束后,胡小平对市民代表们说。他继而要求绿源热力公司要保证燃煤储备,搞好供暖售后服务。
供热锅炉微机化,居民采暖计量化
走近供热锅炉,市民代表们不禁为它的庞大身躯所震撼。正是这样的大个头炉子,替代了千家万户的小取暖炉,实现了方便、节能、环保的暖气供应。
绿源热力公司现有2台29兆瓦硫化床热水锅炉。“这一台就相当于40吨的传统锅炉。不过这可不用人工往炉里铲煤了,都是传送皮带直接把煤送到锅炉里,而且煤在燃烧室里可以上下翻动,确保充分燃烧。”工人师傅说。
“这样的锅炉自动化程度很高,全靠微机控制。”在公司远程控制室里,市民代表们看到,工作人员轻点鼠标,调节着锅炉的鼓风机、引风机、给煤机、循环水泵等设备。
其实,绿源公司从热源生产到居民家中用热计量,都实现了较高程度的自动化。该公司对提供供暖服务的3.5万个居民用户全部实行一户一表制,而且是一部制按计量收费,这在全国独此一家。而其他地方供暖目前还大都是按面积收费,少数几个采用热量表的城市,也都是采用分部计量的收费方式,即先收取一部分基础热费,用于补偿管网的热损成本,然后再按计量表收费,这种方法被称为两部收费制。
“原来我家缴的暖气费是按入户进水量和进、出水温温差计算的,以前可不知道,门前的那个暖气表能算出我家获得了多少热能。”市民代表陈春林说。
为了确保冬季供暖,热力单位要忙乎一整年
“我原以为热力行业只在集中供暖这几个月里忙乎,没想到他们一年四季都不闲。”市民代表白希军听了绿源公司负责人的介绍后说。
原来,每当一个供暖季结束后,热力企业就开始对生产设备、供热主管网、小区换热站、庭院管网及其他供热附属设施进行全面检修和保养。去年冬季集中供暖在今年3月中旬结束后,绿源热力公司就开始对设备进行检修,共计检修换热站79座,检修了43个小区的1277个阀门井,同时还对28026户的热表滤网进行了清洗,对热表进行了升级。这为保证下个采暖季正常供热打下了坚实基础。
整个夏季里,公司车间人员全部出动,针对龙源湖、太极景润、新河等8个小区漏水和阀门报修率偏高的问题,集中对这些小区的2987户居民热表表箱和铝塑连接管等进行改造,彻底杜绝了漏水现象,将有效提高供热效率。
进入9月,公司就开始了燃煤储备招标工作。面对煤炭价格上涨、资金紧缺的情况,公司千方百计克服困难,力求多储煤。目前,8000吨的煤炭已经把公司煤场堆满。但两台锅炉在一个采暖季要吃掉1.5万吨煤,公司眼下正与煤炭供应商协商,要让对方替公司储备燃煤,确保冬季供暖燃煤需求。
进入10月,公司就开始对主管网进行注水试压,之后对小区管网进行注水作业,并提前做好单机试运转工作,为正式供热作好准备。
“尽管今年煤炭价格较去年每吨上涨了近200元,但今冬采暖价格仍按2008年市发改委制定的价格标准执行。”市绿源热力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张智对市民代表们说。
供暖进家户,服务更要暖人心
在市行政服务中心绿源热力公司行政服务窗口,市民代表们随手翻阅散户报装服务留言簿,看到上面的评价几乎都是“非常满意”。市民代表董世坤按照一个居民所留的电话号码打过去,对方称该公司服务快捷、周到、热情。
为做好供暖服务,绿源公司还制订了应急服务预案,包括供暖初期和用暖高峰期售后服务方案。公司将供暖范围分为8个片区,配备专业维修人员,随时对小区供热故障进行排除。公司还组建了应急抢险队伍,进行了应急演练,并实行领导带班巡线制度,确保居民正常采暖。
同时,公司将报修电话从去年的3部增加到6部,加上各小区的报修电话,共计建成了14个报修平台,进一步方便了居民用户报修。
“这下缴暖气费方便多了,不用去银行取钱,在缴费点一刷银联卡就行了。”市民代表陈春林对该公司今年在缴费服务方面的改进表示满意。
座谈中,市民代表也提出了一些意见和建议。有市民代表反映说,自己所住楼道有供暖漏水现象,居民们每天要踩着水上下班。还有市民代表建议,希望增加暖气费缴费网点,通过银行代收暖气费,方便市民缴费。绿源热力公司负责人当场表态,对市民代表所提意见和建议将尽快采取措施予以落实。
上图 市民观察团成员在参观市绿源热力公司的报修中心 。
本报记者 高小豹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