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用来包东西的包袱布被称为日本文化的“黄金一角”,日本人认为,包袱布虽小,但“可以包裹世界”,可以反映日本传统文化含蓄、包容和接纳的特性。日本“包袱布文化”在古代曾风靡一时,而现在出于重视传统和环保理念,包袱布在日本重新成为时尚。
据说,日本最早的包袱布已经有超过1200年的历史。它陈列在奈良东大寺正仓院博物馆里,作为国宝供人参观。不过包袱布广泛应用于日本人的生活还要感谢澡堂文化。包袱布在日语中被称为“风吕敷”,“风吕”是洗澡的意思,古代日本贵族视洗澡为“清洁身心”的高雅之举,不能裸体进入澡堂,而是披着白布入内,然后将其铺于地面,再站在上面脱掉内衣。相传室町幕府的将军足利义满在京都修建大浴室,邀请各地大名前去洗澡,大名们为了区分各自物品,就在自己所用的白布上盖上自己家族的纹章。后来,这一习惯开始流行于平民中,他们去公共澡堂洗澡时自带花色各异的布,坐在上面更衣,洗完澡后将湿衣用这块包袱布包好带走。
包袱布逐步被日本人视为携带东西的便利工具,衣服、盒子、工具、瓜果、瓶罐等各种形状的东西都能被日本人放在包袱布中。在日本有这样的说法:“一块布如果安排得当,可以包下一切可能的东西”。在日语俗语中“大包袱布”常用来讽刺不切实际的豪言壮语,取的就是包袱布“装得下一切”的寓意。除了装日常用品外,包袱布还在送礼文化中扮演重要角色。在日本习俗中,将礼物不进行装饰,直接送给对方是失礼之举,一块好的包袱布是日本人用来装点礼物,表达诚意的工具。
目前,日本人常用的包袱布包括“二幅”、“中幅”和“二四幅”,即长宽在70到90厘米之间的长方形绢布或棉布,普通的仅数百日元,而上等的精制包袱布售价则有上万日元。在花纹方面,受到中国文化的影响,老一辈的日本人喜欢印着深色唐草纹的包袱布,认为它大方美观,又包含无尽繁衍、繁荣兴盛的吉祥含义。此外,日本式的花鸟风月,以及“长寿三物”松、鹤、龟也是很受欢迎的图案。如今,超人、皮卡丘等动漫形象也被印上了包袱布。在颜色方面,专门用来送礼的包袱布也有一套讲究:恭贺新禧时用红色、表达敬意时用紫色,而寄托哀思则用蓝色
在日本风俗中,包袱布“不可随意乱叠”。一块包袱布既能包住东西,还要叠出美感并不简单,仅包裹正方形盒子的叠法就超过10种,而结合内部器物形状的不同所衍生的叠法更是数不胜数。在日本有一些研究和传授如何叠包袱布的“专门技师”,他们不仅能熟练而快速地用包袱布“打包”,将包袱布的结叠出鲜花、飞鸟、团扇等造型更是他们的特长。目前在日本,关于教授如何叠包袱布的“包袱布教室”正在不断增加,前往那里学习的大多为家庭主妇,不过根据调查,越来越多的日本年轻女性也将叠包袱布看作一项“利于陶冶身心的爱好和手艺”。
为什么日本人对包袱布情有独钟?一些日本文化学者认为,包袱布体现并适应了日本文化中含而不露,重视吸纳的一面,日本文化从某种程度上是重视“外观之雅”的“包装文化”,而没有定型,适应性强的包袱布既能充分地体现其雅致,还尽可能地包容一切物品。 卢 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