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詹长松 高新忠
“焦作提出创建国际知名旅游城市,不但有意义,而且恰逢其时,时机就在于焦作旅游正在转型升级,正从门票经济迈向产业经济,从‘景区独大’走向‘景城融合’的新的发展阶段,这应该算是焦作旅游‘绿色转变’、‘绿色崛起’之后的第三次创业。”11月15日,国家发改委旅游开发规划办公室主任,北京交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石培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
石培华对焦作旅游发展情况十分熟悉,从2003年至今,他50多次来到云台山,帮助策划云台山的规划、施工、设计等诸多工作。他对记者细数了焦作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城市的诸多优势:焦作不仅有云台山,更拥有4个潜在的世界级文化平台:一是有世界共同的健身运动太极拳,这项运动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目前全世界有数十亿人在打太极拳。二是有“乐圣”朱载堉,音乐是世界共同的心灵归宿,朱载堉发明的平均律比西方要早300年。三是有“竹林七贤”,这是目前人们追求健康养生的典范。四是境内有黄河,并有治理黄河水患集大成的嘉应观。除此之外,焦作还有“药王”孙思邈、“神农尝百草”、“四大怀药”等。
石培华说,焦作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就要有大思路、大境界,不能局限于城区,要放在整个市域甚至中原经济区内来做。根据这一思路,要搞一系列建设工程,第一是国际文化名城建设工程,第二是国际山水名城建设工程,第三是国际健康养生名城建设工程,第四是旅游中心文化城建设工程,第五是一体化枢纽旅游城市建设工程,第六是旅游产业深度融合城市建设工程,第七是智能旅游城市建设工程,第八是安全温馨消费城市建设工程,第九是区域旅游中心城市建设工程,第十是旅游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设工程,第十一是幸福乡村田园城市建设工程,第十二是具有国际影响力城市的营销建设工程。
如何具体推进焦作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呢?石培华提出一项“四位一体”的推进建议:一是出台一个文件,确定战略和方向,形成合力,统一行动。二是制订一个规划,编制一个规划和实施方案,用文件确定要做的东西,用规划确定具体的行动方案和项目。三是制定一个标准,用标准来抢占焦作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在全国的制高点,用标准来指导建设和发展。四是开创一种模式,国际知名旅游城市中得“知名”一词不是形容词,应该是动词,到底用什么模式来建设,要找一条道路,焦作现在已具备了良好基础。
石培华认为,焦作提出建设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很有挑战性,也是一个很鼓舞人的命题,只要像运作云台山那样坚定不移地做下去,相信焦作一定会成为国际知名旅游城市。
石培华在接受采访。 王树贵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