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崇义镇是沁阳市的南大门,东连温县,南接孟州,处中原“金三角”腹地,交通便利。崇义镇有着辉煌的发展史,这里是沁阳工业起步最早的乡镇之一,拥有造纸及造纸机械、农副产品深加工、皮毛制革等支柱产业,曾经领先沁阳,响誉一时;这里是沁阳人均耕地最多、粮食高产的农业大镇;这里是辐射沁、温、孟三县市的商贸物流重镇,三产繁荣;这里是革命先驱杨介人的故乡,文化积淀厚重,人杰地灵。
(二)斗转星移,时光飞逝。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竞争日趋激烈,一些不足日愈显现。一些企业满足于保平求稳,不思改革创新;一些产业不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在大浪淘沙的市场经济中被无情淘汰。原有的支柱之一的造纸行业由于国家产业政策调整,不得不关闭停产,部分老企业产品单一,发展缓慢。传统的种植业利润低下,缺乏特色和规模,部分群众还满足于自给自足,温饱不愁,在一亩三分地里挥汗如雨。农业基础设施虽然近年来投入巨大,但仍有一部分陈旧老化,不能满足生产需求。怎么办?卢展工书记的讲话给了我们一个深刻的诠释。要想改变这种局面,就必须要始终贯之以科学发展观这个灵魂。
首先是科学定位。定位是在对自身情况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对发展目标的谋划,发展措施的拟定,发展结果的预期和描绘。定位科学,发展就能加速,否则会事倍功半,甚至南辕北辙。只有科学定位才能与时俱进,瞄准高端,加快发展;只有定好位转好型才能促使经济又好又快全面发展。
“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到国家战略,吹响了全省经济更好更快发展的号角。市委、市政府审时夺势,立足市情,高瞻远瞩,以豪迈的气魄提出了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最前列的宏大目标。面对艰巨的任务,崇义人树立了一种“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干部群众在学习中反思,在反思中警醒,在警醒中奋起!全镇广大干部群众找差距,扬优势,挖潜力,求创新,促转变,大家不约而同地产生了有一个共识:只有科学定位,才能促进崇义经济创新转型。
(三)新定位带来科学发展的新思路。在工作中我们注重挖掘和引导各村的好的想法,并把这种想法归纳提炼上升为全镇的总体思路。近年来,我镇围绕市委陈书记在历次全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结合崇义实际,提出了“打造新兴工业强镇、培育特色农业乡镇、建设繁荣商贸重镇、构建和谐靓丽名镇”的总体思路和目标。此外,在全镇大目标的基础上,各村都结合各自的实际,制定了相应的长远和年度工作目标,使转型提升有了具体目标和明确方向。
把工业做强。继续突出工业主导地位,以常付路、紫黄路两条工业产业带为平台,积极对接沁南工业集聚区,在拉长产业链条、壮大工业规模、增强综合实力上下功夫。重点服务好崇义轻工投资1.2亿元的高速卫生纸机项目,确保今年建成投产,并实施投资6000万元的10台(套)高速宽幅造纸装备生产线项目。同时,全力推进禾丰有限公司投资1亿元的30万吨动物饲料项目、焦作八方纺织有限公司投资1.1亿元的5万锭高档精梳纱生产线项目,积极做好土地征用、环评办理等服务工作,给项目落地创造良好的服务环境。通过努力,使崇义的工业项目在规模、链条、品种和产业上形成集聚发展的态势,把崇义打造成为全国重要的造纸装备基地之一,早日建成新兴工业强镇。
把农业做特。针对崇义多年来的发展经验和自身实际,必须走“依农兴工,以工促农,工农互促”的发展路子。典型带动、土地流转是培训特色农业的重要途径,要进一步育优树特,调整结构,培育农业精品,打造特色农业乡镇。引导扶持南山村第六代蔬菜大棚进一步做强做大,建立销售平台,叫响南山蔬菜品牌。加大土地流转力度,扩大土地流转面积,千方百计增加农民收入。
把三产做活。发挥崇义地处沁、温、孟三县市交界处的“金三角”优势,注重科学规划,力求合理布局,狠抓规范有序,促进完善功能。抓好镇区商贸小区开发建设,使崇义成为沁、温、孟三县市交界区域的活跃、繁荣、有序的现代化小城镇。
把民生做和谐。构建和谐社会,是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愿望。我们要以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切入点,大力解决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道路、饮水、健身等问题,把崇义建设成为靓丽、文明、富裕、和谐的优美城镇。
(四)目前,崇义人民人心思干,人心思发展。崇义镇将紧抓契机求发展,突出创新求提升,科学发展争一流,团结拼搏,实干争先,以高昂的斗志和强烈的发展意识,加快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为沁阳走在中原经济区建设最前列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