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自2010年10月实施新农保政策以来,转眼已一年有余,在我市农民相继实现“种地不交税、上学不付费、看病不太贵”的待遇后,又增加一项“养老不犯愁”,这项惠农政策到底给农民带来了哪些保障?老百姓的生活有什么改变?本期视角我们走进了一个普通农家,用镜头寻找答案。
10月25日下午,我们来到了沁园办事处护城村,像大多数乡村一样,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留守的基本是上了年岁的老人、村妇和小孩。走在街上鲜少见到年轻人的身影。偶尔看到聚在一起聊家常的老年人和在旁边玩耍的小孩子,整个乡村洋溢着安静祥和的气氛。
我们来到护城村村民王建设家,这是一所普通的农家小院,墙上挂着金黄的玉米,院中摆放着各种农业用具。院内传来阵阵爽朗笑声,王建设和老伴谢素云正与几个邻居拉家常,听到我们来采访新农保,乡亲们你一言我一语抢着谈起新农保。
谈到新农保发放的养老金,王建设喜不自禁。
“从去年10月份开始,政府给我们发钱了,每月72元,这不是和那些在企业上班的人,和国家干部一样,退休能领到退休金,我们种地的农民也有了养老金,做梦都想不到的事,天上真的掉馅饼了。”
王建设的两个儿子都已成家,平常都在外做些小生意,王建设老俩口的任务就是看孩子,做饭。两个孩子很孝顺,也经常给老俩口零花钱,但是老王心中,孩子给的赡养费与政府发的养老金有着质的区别。“孩子们辛辛苦苦各自带着一家人,赚钱不容易,我们也不想总是伸手问孩子们要钱,现在,政府每月给我们养老钱,比孩子们给的还及时,口袋有了钱,心里就有了底,日子也过得舒坦多了!”王建设的幸福感洋溢在话语中。
“ 那你们家人都参保了吧!”记者问。
提到全家人参加新农保,王建设谈起了家中发生的一点小纠纷。“今年3月份收费,孩子们不在家,我早早就把钱替他们交了,谁知他们回来了,有点不愿意缴费,说自己还年轻,不用考虑,我一听就急了,现在我和老伴每月都领到了钱,一年也得了1728元钱。这是多好的事。我给他们算了一笔帐,他们是心服口服。”
“你怎么样算的账?”我们好奇的问。
“新农保缴费不多,从100到500元,你不可能手边有100元就存银行吧,存银行也不一定按死期的利息算吧。现在有了新农保,你缴了费,又得定期利息,还有政府30元补贴,到60岁以后还有养老金,这不是一本万利的事吗!”王建设掰着指头,乐呵呵的给我们算着账。
乡亲们也都笑着说一点也不错,“村里能参保的都参保了”。
“我们老俩口是享受到了养老金的好处,希望孩子们也能老有所养,按照政策宣传的,多缴多得,这样他们养老不愁了,我们也就更不忧了。这样的好政策是求之不得呢,没有不参加的理由。”对于孩子们的养老,他也充满了信心。
“参加新农保,工资拿到老,党的政策就是好!我们老年人现在也值钱了,感觉好像在做梦,祖辈们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今天在我们身上实现了!我们真的赶上了好时代。老年人慢慢值钱了。”说到新农保,旁边的一个乡亲竟然说起了顺口溜,引得其他人哈哈大笑。
那你们平常还出外打工吗?我们看到院中晒着一件印有某企业字样的厂服。
“有时也出外打打零工,赚个几百元钱, 现在每月都有固定进项,如果感觉有点累就不干了,这不谢素云刚辞了一份工作,也不急着找事干。”老王说。
正说着,谢素云看了看表,站起来,“该给孩子们做饭了,小孙子喜欢吃萝卜馅饺子,今天就给他包饺子吃。每天要好好的给孩子们做饭,千万别把孩子上学给耽误了。”当我们告辞时,老王的邻居来找他,要与他杀一盘棋,老王欣然应允......
正午的阳光暖暖的照在王建设那满足惬意的笑脸上,也照在乡亲们自在悠闲的笑脸上,仿佛也照亮了那看得见的幸福未来......
据我市新农保中心工作人员介绍,护城村已有138名符合条件的农民开始按月领取养老金,而沁阳市43570名60岁以上老人每月都能享受到至少72元的新农保待遇,全市发放的基础养老金达3323万元。广袤的怀川大地正逐步告别养儿防老的老传统,走进社会化养老的新时代。新农保犹如缕缕春风,吹开了农民脸上的笑容,洒落在沁阳这片希望的田野上......
■■■新闻链接
新农保是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简称,是国家继取消农业税、实行农业直补、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等政策后的又一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惠农政策。其重要意义甚至超过了2006年取消全国农民世代征缴的“皇粮国税”。我市从2010年实施新农保,新农保按100元缴费起步,分为100元、200元、300元、400元、500元五个缴费标准。缴费标准以低标准起步,让大多数农民有能力早入社保之门、快入社保之门。沁阳市委市政府也加大了补助力度,60岁以上老年人的基础养老金在中央补贴55元的基础上,我市财政每人再补贴17元,这远远超出了上级要求最少5元的补贴标准。另外对农村重度残疾人、计划生育家庭、烈士遗属等特殊群体重点关注,替农村重度残疾人代缴100元;计划生育家庭(男女双方都在45岁以上)参保缴费补贴100元,60岁以上人员计划生育家庭补贴30元;烈士遗属参保缴费补贴45元,这样的补贴标准在全省各试点(县)市中都位于前列,每年我市用于新农保的补贴将达到1000万元。目前全市参保人数达227110人。
我市从2011年7月启动实施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政策,按照国家统一安排,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统一实施,统称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这将使我市真正迈入全民养老的新时代。
72元的价值
单看数字,72元,的确不多。可这个数字却打开了农村养老模式的新天地,改变了千百年来中国农民以家庭养老、土地养老为主的生活模式和观念,改善了老年农民在家庭中的地位。新农保政策的出台,让农民的养老保障方式进入社会保障新时代。
72元,带来的不仅仅是物质上的保障,更多的是精神上的满足。正如温家宝总理所言,让人更有尊严的活着。以后农村人也像城里人一样,每月按时去领工资,这份“退休待遇”给予农村老人们的关怀远大于数字本身。不给孩子添负担,不让自己有压力,这种过去遥不可及的养老模式因为新农保政策的出台变得触手可及。让农村老人生活得更加自信,也更有尊严。
72元,是我市社会养老史上一个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数字。老有所养,人之所思。1992年我市也曾经进行了农村养老模式的探索,也就是人们常说的老农保。老农保主要是农民自己缴费,实际上是自我储蓄的模式,由于政策制定的不合理性,老农保实施到1997年就停止了。农村居民的养老梦想到2010年10月终于成真,我市成为全国第二批新农保试点县,60岁以上的老年人每月至少拿到72元的基础养老金,其中中央补贴55元,沁阳财政补贴17元。虽然只有72元,但是个里程碑式的开端。农民等了几千年,终于等到靠国家、靠社会养老的一天。
72元,是社会公平和人文关怀的体现。在社会转型加快、人口流动频繁、独生子女时代到来的今天,“养儿防老”已无法解决当代农民养老问题,而农民养老问题不解决,社会公平无以体现,和谐社会难以构建。新农保是个人缴费、集体补助和政府补贴相结合的三个筹资渠道。特别是中央财政对地方进行补助,这个补助又是直接补贴到农民的头上,是最直接最基本的养老保障功能,尊重我国当前的社会发展阶段,具有可持续性。这72元,让农民看到了政府的责任和担当。
72元,是社会更好更快发展的基础。不要小看每个人72元,全市每年基础养老金发放约3456余万元,十年就达到2个亿,二十年,三十年......72元将会从涓涓细流汇成汪洋之海,这对扩大我市消费需求,提高农村老年人的经济自立能力,增强他们对生活的自信心,减轻子女的经济负担,形成敬老爱幼的风气与更为和谐的家庭关系产生积极的不可估量的作用......这些无不诉说着这72元的价值。
■■■各方观点
目前进行新农保试点的地区已经参保了1.43亿农民,其中有4000多万老年农民已经领到了由政府发给的每月最少55元人民币的基础养老金。
——中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 胡晓义
提高地方补贴的比例,或者是计息的利率,增加新农保制度的吸引力。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副部长 汞森
新农保只是一个定心丸,目前来看,钱虽然不多,但是一个保底。还有土地保障、集体的补助等事宜,把这些全部都加在一起,未来,农村老年人的晚年生活会越来越好。
——著名财经评论员 何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