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形声、会意字。
小篆“地”,从土、也声。本义作“元气初分,轻清阳为天,重浊阴为地,万物所成列也”解,(见说文许著)乃泛指山岳、丘陵、平原、田园、郊野等而言;以土生物,故从土。又以也为古它(蛇)字,古代人少,到处草莱未辟而多龙蛇,且为随处可见者,故地从也声。
音第 dì去声;
副词语尾;例:慢慢地,飞快地。
助词,助语气,同“着”。 例《王安石·载酒诗》:“黄昏独倚春风立,看却飞花触地愁。”
大地厚土,承载万物,无论是高耸入云,气势雄伟的泰山,还是蜿蜒绵长的滚滚黄河,都在大地恬静的怀抱中展现着自己的壮美。不仅体现了乾坤天地,在天成象,在地成形的浑厚气象,并且以平等慈悲、博大的能量,蕴育滋养着一切花草树木、飞禽走兽、山峦河海与万类万物,为一个个辉煌而灿烂的文明,留下了永恒的印迹。
珍惜土地,就是珍惜我们的母亲。我们的每一寸皮肤上,都粘有土粒,这是大地母亲的气息,我们都是土地的族系,立足厚土,怎能不感恩戴德?为了后世子孙的美好家园,为了大地母亲永远的健康,我们必须反省端正行径,呵护母亲的身躯和血脉,因为那是我们后世子孙,赖以繁衍生息的家园。
祈愿一切伤害地球生灵的行为都能觉醒,祈愿大家都来用心呵护土地,珍视土地,拯救人类的母亲,拯救这片承载万物生长的厚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