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版:党报热线·新闻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铁棍山药是这样“炼”成的
便民服务受称赞
地下水哗哗流 路边成了洗涮场
您想参加晨跑吗?
世相漫话
有感于“真话就是最好的话、水平最高的话”
别惊诧于地沟油流入政府食堂
加湿器使用不当
可诱发肺部疾病
今日小雨转多云
明后两天无降水
招聘公告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1年11月18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铁棍山药是这样“炼”成的
——“市民观察团”温县参观山药收获随行记
  来,让我亲手挖一棵铁棍山药。 本报记者 陈作华 摄
  看,这才是真正的铁棍山药。
  本报记者 陈作华 摄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本报记者 陈作华

  “哇,极品铁棍山药竟是弯弯曲曲的,我原以为又直又长的才是最好的铁棍山药呢。”

  “呦,山药出土太不容易了,要挖那么深的土。”

  “让我试着挖一棵山药吧,以前只吃过山药却没干过这种农活。”

  ……

  眼下正是被列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铁棍山药的收获时节。我市很多市民都喜欢食用这种本地特产,可许多人却不知道山药是怎么挖出来的。为满足市民实地观看怀药收获的愿望,11月15日,本报《党报有约》栏目组邀请部分热心报名者组成“市民观察团”,前往国家原产地、河南省标准化示范基地温县岳村乡,深入田间观看铁棍山药的采挖情景。

  田间地头开眼界

  温县岳村乡前岗村,山药地里有不少人在忙乎,他们一边翻挖一边清理山药上的泥土。岳村乡干部带领“市民观察团”朝着干活人多的地方走去,沿途看到刚被挖出的山药依次摆放在清新、潮湿的泥土上。

  在一个正挖山药的村民跟前停下,市民代表们纷纷拿起还裹着不少湿土的山药仔细端详,发现并不是又直又长的那种,不免有些疑惑,便问这是不是正宗的铁棍山药。

  “这块地是黏垆土质,土壤比较瓷实,山药在向下生长时会遇到阻力,所以就长成了弯曲扁平状。别看它样子难看,它可是正宗的铁棍山药。”随行的原岳村乡副乡长、现任红峰怀药专业合作社董事长的高级农艺师马红峰解释道。

  不久前,温县举办了全国首届铁棍山药文化节,马红峰担任组委会专家组组长。他介绍,在铁棍山药文化节上,专家们经评定认为,黏垆土质所产的铁棍山药虽然形状不好看、产量低,但品质最优,是铁棍山药中的极品。”

  “其实,焦作地区范围内的铁棍山药都可以冠名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但由于土质的不同,山药的外观和品质还是有差异的。”马红峰介绍,“垆土和细沙土形成的两合土所长出的铁棍山药,称得上优品;沙质土壤种植的山药,称得上是成品;那些长得又长又直的铁棍山药,往往是种植前在地里打洞或在沙质土壤里长成的。”

  “正宗的铁棍山药表皮多红斑,也就是铁锈色;头要尖,毛须细而密;质地硬,手指捏不碎;形状越弯曲越好,这叫好吃不好看……”田垄里,干活的村民手拿起一根山药,教市民代表们怎么识别地道货。

  “还有,正宗的铁棍山药下锅后几分钟就能熟,但久煮不烂,口感干、甜、面、香。”市民代表们边听介绍,边有人迫不及待地品尝起生山药来。

  “哇,掰断的茬口还有丝呢。”市民代表张振粉惊奇道。“这说明你手上的山药水分少、密度高。”马红峰说。

  “今天学到这么多关于怀山药的知识,真是不虚此行。”市民代表们纷纷感叹道。

  山药好吃种收难

  要把一根山药完整挖出来,须刨土70多厘米深,周边扩出30多厘米。“真是山药好吃收却难!”采挖现场,市民代表们不禁感叹铁棍山药收获的不易。

  挖山药的多是男人。据了解,一个壮劳力,一天能挖二三百棵山药。女人们多在清理山药上的泥土,她们当中有的属于亲戚帮忙,有的是受雇挣钱。采挖现场不时有人来回巡视,告诫大家千万小心,不要弄断山药。

  “让我试试吧,我还没挖过山药。”一市民代表接过一个村民的铁锹挖了起来。由于没干过这活,又担心挖断山药,这位市民代表费了不少的劲,最后还是把铁锹交给村民,才将山药挖了出来。

  “今年种过山药的地,要等8到10年才能再种山药,否则会病虫害多,产量低。”乡干部介绍,“每年3月底、4月初是种山药的时候。育好的山药苗平放在土里,然后向下扎根生长,这叫平种竖长。11月就到收获的时间,采挖过程要持续到冬至前后。”

  “一亩地能收入多少?”“像这样的黏垆土地,铁棍山药亩产量在750公斤至1000公斤,扣除育苗、施肥、浇水、人工等费用,一亩地净收入能有万把块钱。”市民代表与村民们亲切地交流着。

  “实践活动”促山药经济大发展

  座谈中,市民代表们对怀山药的种植历史、发展情况和营养价值有了更多的了解。特别对岳村乡党委、政府紧跟时代步伐,大胆创新发展的举措赞赏有加。

  据介绍,温县开展“我的岗位与温县发展”实践活动以来,岳村乡趁此东风,不断强化岗位意识,根据全乡实际,创新发展模式,坚持实干兴乡,进一步树立发展特色农业、促进农业增效、服务农民增收的理念,积极推行“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引导农企联姻,扩大产品销路,加大技术支持和服务力度,实施标准化、无公害种植,促进铁棍山药种植形成规模优势,使岳村乡成为铁棍山药外销的集散地。同时,该乡不断加大品牌宣传力度,引导和推进土地有序流转,扶持农民合作社专业经营,鼓励规模化种植,使当地农民种植铁棍山药的积极性进一步高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目前,岳村乡本乡铁棍山药种植面积已达到6000亩。

  由于岳村乡坚持立足实际,科学管理,铁棍山药种植快速向周边乡村辐射,本乡一些怀药种植大户通过土地流转纷纷到外乡租地经营,在外乡种植铁棍山药面积已超万亩,加上本乡的种植面积,岳村乡人种植铁棍山药面积已占全县3.2万亩的半壁江山。

  “一个铁棍山药,带动了岳村乡的经济发展。铁棍山药,厉害!”听了介绍,市民代表们发出了共同的感慨。

  市民代表、营养学专家董世坤在座谈中说,铁棍山药富含皂甙、黏液质、胆碱、尿囊素及16种氨基酸、多酚氧化酶、维生素C等营养物质,具有调节代谢、增强免疫机能、抗氧化、抗衰老等功能,素有“怀参”之称。他建议,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怀山药一定要坚持标准化、无公害化种植,保持品质的纯正和优质。同时要加大深加工开发力度,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易服易用的多样化产品。

  (线索提供:温县“我的岗位与温县发展”实践办毕光明)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