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新忠 詹长松
“焦作虽是因煤而兴,我了解焦作却是因为山水、文化。自中国社会科学院旅游研究中心2007年在焦作建立国内唯一的一家旅游研究基地后,我多次到这里来考察,它的悠久历史、深厚的文化底蕴、独具特色的山水景观都深深吸引了我。这座正在走向现代化的旅游城市每天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每次来我都有耳目一新的感觉。”日前,谈起对焦作的认知,中国社科院旅游研究中心副主任、高级研究员李明德说。
焦作的旅游发展不仅是理论推动,更是实践的推动,焦作在国内已是一个旅游名城,创造了很多好经验。那么,焦作在创建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工作中具备哪些优势?李明德说,焦作有着3000多年的悠久历史,游客在这里可以更深层次地感受历史。焦作有丰富、深厚的文化积淀,朱载堉、韩愈、李商隐等历史名人的故里以及传承完整的多种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将成为焦作创建国际知名旅游城市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旅游产品。焦作是山水名城,大自然赐予了焦作宝贵的山水资源。焦作是知名度颇高的旅游城市,上世纪90年代末到现在异军突起、全国知名。焦作更是一座正走向现代化的城市,日新月异的快速发展为焦作创建国际知名旅游城市奠定了坚实基础。
“确立创建国际知名旅游城市的目标,充分显示出焦作发展旅游业的魄力。”李明德说,“实现创建国际知名旅游城市的目标,要树立国际性品牌,云台山、朱载堉、太极拳、‘四大怀药’等都是焦作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焦作旅游服务质量更是闻名遐迩,据我所知,云台山的景区服务在全国享有盛誉。政府主导是旅游业迅速发展、提高产业层次的关键要素,焦作在这方面的工作也十分到位,形成了齐心协力、行之有效的旅游发展体系。”
李明德说,只有发挥优势、巩固优势,才能切实践行创建国际知名旅游城市这一战略。一个优秀的旅游城市,必然生态良好,宜居才能引人,所以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是创建国际知名旅游城市的第一要务。要挖掘文化底蕴。焦作有文化积淀,但开发力度不够,下一步要加大文化旅游产品开发力度,将独具特色的文化内涵转变为旅游产品并推向市场。旅游无边界,要动员全社会关注、参与,并将旅游和民生、城市建设结合起来,和所有的努力方向、目标结合起来,建立完善的旅游产业体系,发展稳定增长的客源市场,建设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创建优美的生态、优良的环境,提供优质的服务。他表示相信,届时焦作将以一个崭新的形象进入全球视野。
李明德接受采访。 王树贵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