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接第9版)
种什么?养什么?怎样形成产业链条?怎么提供更加完善的服务,赚到更多的钱……
解决了这些问题,就找到了做优农业的方向。
我县的努力,正在见效——
正在推进的“一村一品”,“一乡一业”,将形成春有菜、夏有莲、秋有果、冬有米,四季有畜产品的产业格局。
这一调整,平衡了四季市场需求,也解决了农民忙闲两季从业失衡问题,更为规模化种植实现新技术推广、规范管理、食品安全保障提供了条件。一举多得;
正在实施在詹店新区、嘉应观景区和沿黄湿地建设生态农庄和农业休闲度假产业基地,集观光农业、休闲农业、采摘农业为一体,把农业产品与旅游观光产品打包“出卖”。
这一布局,自然和人力资源浪费少,环境保护得好,经营收益也高。又是一个一举多得;
正在整合实施的武陟“果蔬稻藕”四大特色产业基地,逐步形成了农业规模亮点和产业延伸源头——十里荷塘堪壮美,旅游莲藕皆可收;
正在推进的武陟特色农产品品牌战略,继“武陟油茶”、“菡香大米”、“沁河玉液”吹响品牌战略的号角后,更多的特色农产品走上品牌扩张之路。
——确立农业产业化优势地位。
做优农业,小打小闹,单打独斗,绝然不行。
用工业化的理念谋划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是做优农业的必由之路。
我县粮食生产和深加工业,正在壮大产业化规模,延伸链条;
我县畜牧养殖业正在巩固养殖、屠宰、分割、熟食、流通的产业链条;
我县林纸业正在完善种植、制浆、造纸、印刷、流通的产业架构;
我县四大怀药业正在提升种植、开发、研制、包装、推广、储运的产业水平;
我县食用菌业正在扩大种植、加工、储鲜、流通的产业范围。
依托我县优势产业发展起来的以粮食、林果、养殖、种植、苗木等为特色的农业示范合作社和专业大户,纷纷成立;
以合作社为依托发展起来的联合社、中介服务组织、经纪人队伍,日渐壮大;
订单生产、预约收购、垫资订货、入股分红、土地流转、工股双收,已经渗透到武陟农业产业化的每一个微观细胞。
全民创业,全民创优农业,风起云涌,势不可挡。
——确保农村环境优美宜居。
创优农业的根本目的,是为全县农民创造更加幸福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环境。
“一个中心、一个副中心、十个新市镇、若干个新型社区”的高标准城乡一体化发展,主体是农民;
集城市和乡村优点于一体的新市镇建设,惠及的主要人群是农民;
推动西滑封建设工业区、发展区、居住区、商贸区和高效农业区五区分离,构建“大西滑封”,将为邻近村庄数万农民营造新的都市乡景;
全县城乡环境卫生集中整治,将为解决农村“脏、乱、差”建立长效保障机制。
我们正在努力——做优武陟农业,做优农村环境,做优农民生活,做优农民的精神家园。
(四)“做优农业”,需要我们全力而为。
“做优农业”,是一项浩大的系统工程——
“做优农业”要求有规模,需要搞好土地流转;
“做优农业”要求推广新技术、新品种,需要加快科技研发、推进科技服务队伍建设,需要提高农民素质;
“做优农业”要求做大品牌,需要职能部门搞好指导服务和宣传推介;
“做优农业”要求基础设施配套完备,需要做好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和农业综合开发;
“做优农业”要求提高机械化作业率,需要做好农机补贴和农机推广;
“做优农业”要求面向市场,延长产业链,需要交通、道路、通讯部门支持协作。
“做优农业”要求政策引领、组织推动,需要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有效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
“做优农业”,是我们共同的任务。
浓墨重彩谱华章。我们坚信,有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有全县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我县一定会抓住当前农业农村发展的大好机遇,在“做优农业”方面迈出新步伐、做出大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