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李新和
本报通讯员 杨明继
“我们是春林村的村民,今天带二儿子来报名应征,希望他能和他哥哥一样,到部队报效国家。”11月8日上午,解放区上白作街道春林村村民陈付奎和老伴毋小井在区征兵办对工作人员说,并给守在自己身边的小儿子陈冲报了名。
陈付奎有两个儿子,老大陈龙2004年被父母送到新疆最艰苦的某部服了役。军营虽然艰苦,但陈龙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刻苦训练、勤奋学习,以出色的成绩多次受到部队嘉奖,并被评为优秀士兵。陈龙的出色表现使在家务农的父母颇为欣慰,同时使他们产生了一个新的想法,就是把二儿子陈冲也送到部队,让他报效祖国。今年征兵工作开始后,老两口共同做起了陈冲的工作。经过一番努力,老两口终于让陈冲放弃外出打工挣钱的念头,选择了参军的道路。
提起送儿子参军的事,陈付奎感触很深:“我们上白作过去就有光荣的拥军传统,像拥军先进个人郜文英等,都给我们树立了榜样。现在生活好了,更要感谢共产党,感谢伟大的祖国,因此我们一直在寻思用什么方式去报效祖国。今天,我们老两口能把两个儿子送到部队,也算我们报效祖国的一种方式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