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杨仕智
本报通讯员 红 星 王 琼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刚刚结束,一个建设华夏历史文明传承创新区的宏大行动在河南风声水起,记者走进初冬的云台山看到,一批批融入文化元素的旅游项目正在如火如荼地建设中。
云台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既有汉献帝避暑台和陵墓,又有中国山水园林文化鼻祖“竹林七贤”的隐居地,还有刘伶醒酒台、嵇康淬剑石、孙登啸台等遗迹。
10年前,云台山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10年巨变,如今的云台山已发展成为以山水景观、地质科普和历史文化为特色,集一个世界级、八个国字号于一身的全国著名旅游景区,创造出享誉海内外的“云台山”、“云台山水”、“竹林七贤”等旅游品牌和文化品牌。2008年,云台山被国家文化部评定为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去年,云台山文化旅游开发项目还被评为“2010年度河南省文化产业示范项目”。
“文化是旅游的根和魂,旅游是文化的形和体。在促进文化与旅游深度融合、以文化涵养旅游方面,我们作出了有益探索,呈现出节庆文化异彩纷呈、文化交流往来频繁和产学研互相促进的良好发展态势。”云台山风景区管理局局长韩跃平对云台山的文化旅游娓娓道来。云台山景区先后开展了“云台观瀑节”、“云台山风光摄影大赛”、“十万太极人穿越云台山”、“重阳节登高”、“中国云台山国际旅游节”等一批节庆活动,成为中外游人的文化大餐;与五大连池、雅鲁藏布大峡谷和扎兰屯柴河景区等结为合作景区,先后赴美国、瑞士、印度和尼泊尔等国家学习交流,与美国大峡谷国家公园缔结为姐妹公园;成功举办了首届世界地质公园“云台国际论坛”和两届“竹林七贤”文化研讨会;成为中国摄影家协会、中国作家协会等中央级文艺团体的创作基地,还成为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和中央民族大学等国内高校的产学研基地,通过与各高校、科研机构的交流合作,实现了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互融共进、互利共赢。
随着中原经济区上升为国家战略,云台山为争当“全国文化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先行者,又拉开叫响文化品牌、做大旅游规模、加快企业上市的序幕。据景区人员介绍,总投资4700万元的云台山世界地质公园地质博物馆和由京能天阶有限公司投资50亿元兴建的云台山旅游综合服务区正在建设中;由河南建业和豫旅投资有限公司等商业大亨投资55亿元建设的七贤文化旅游镇和云台山旅游休闲街区等项目也将陆续开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