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站区龙翔街道,吃水现在不再是困扰当地群众的难题。“过去吃水,都是从井里打,时常担心水质问题,现在有了这个集中供水点,饮用水清甜可口,我们大家吃喝都放心啦!”喝着甘甜可口的“放心水”,家住寺后村的彭业安乐得合不拢嘴。
今年年初以来,中站区着力解决10个村的饮水安全问题,这些村全部位于丘陵地区,项目预计总投资511.65万元,可以解决1万口人的饮水安全问题。
中站区委、区政府对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高度重视,把它作为一项政治任务来抓,每年都把完成饮水安全任务列入政府目标管理体系进行考核,多次召开会议专门研究部署农村饮水安全工作。通过市、区水利部门的共同努力,该区争取市级以上农村饮水安全资金775.9万元。为保证项目建设的责任落实,全区实行了目标责任管理机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投资计划下达后,该区明确项目投资完成、工程通水和竣工验收工作要求。各项目建设单位内部也实行了目标管理责任制。全区上下形成了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有力地促进了工程的顺利实施。
该区本着“先急后缓、先重后轻、突出重点、分步实施”的原则,确定了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范围,抽调技术骨干深入农村进行现场勘测,结合项目村经济条件和群众愿望,因地制宜确定供水方式和工程内容,认真编制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为圆满完成工程建设任务奠定了扎实的基础。截至目前,该区先后编制了5批农村饮水安全项目实施方案,全部通过了省专家组的评审,并获得了省发改委、省水利厅的批复。
为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保证公平、鼓励竞争,提高农村饮水安全资金的使用效益,该区严格按照招投标的有关规定,对饮水安全项目的工程施工和材料采购全部实施了公开招投标,保证了工程质量,降低了工程造价,提高了资金使用效能。
为切实抓好工程质量,该区专门抽出2名技术人员组成技术服务组开展工程建设服务,深入项目村对工程建设进行实地督导。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水利部门重点强化对监理单位和监理人员的监督,对不认真履行监理职责的监理人员及监理单位给予警告;警告2次后仍不改正的,记入黑名单,取消其在该区从事农村饮水安全项目的监理资格。该区对工程建设实行用水户全过程参与机制,所有项目均邀请群众代表全过程参与工程建设监督,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该区严格按《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验收暂行办法》的要求,重点检查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标投标制、项目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的落实执行情况,项目工程验收时邀请受益农户代表参加,对验收不合格的工程不允许投入使用,并责令项目单位进行限期整改,确保投入使用的工程质量全部合格。工程投入使用后,中站区水利局还对工程运行情况及时进行跟踪问效,对已建工程的运行、管理、养护等情况进行定期督察。
针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普遍存在“重建轻管”的现象,该区为加强工程管理、保证工程长期有效运行,按规程要求设立了区级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基金专户,维修基金的建立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良性长效运行打下了基础,为农村群众长期用上安全水提供了保障。
通过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许多农民群众吃上了干净、方便的自来水。广大农村基层干部和农民群众对党和政府实施农村饮水工程建设表示热烈欢迎和由衷感谢,把农村饮水工程誉为“民心工程”、“幸福工程”和“德政工程”。 朱晓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