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财税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当好经济“酵母”
严把四关提升案件审理质效
全力打造“平安地税”
税收首次突破11亿元大关
提前完成全年税收任务
完成钢材市场网络申报办税
青年文明号创建硕果累累
开展企业所得税培训
焦作日报 | 焦作晚报 | 焦作网 | 焦作论坛
上一期 版面导航    
下一篇4 2011年11月23日 放大 缩小 默认        

当好经济“酵母”
—— 焦作财政作用经济的调研报告
 
移动手机用户:发送短信 jzsjb 到 10658300 即可订阅《焦作手机报》,3元/月。不收GPRS流量费。
登录 焦作网t.sina.com.cn/jzwww焦作手机报t.sina.com.cn/jzsjb) 官方微博参与互动
 

  政府理财两套解决方案,最终表现为太极故里民众福利的增加。图为焦作龙源湖公园一角。

  (焦作市摄影家协会提供)

  上篇 作用企业的解决方案(一)

  当前,全国各地政府最重视的要务之一,要数招商引资做大GDP了。我们看到,政府为吸引扶持企业,大都给予一系列的政策“红利”,比如“零地价”、税收减免等。但政府如何真正有效地作用于企业,还远未破题。

  而地方财政为了实践政府扶持企业之责,多数仍习惯于传统的“两板斧”:十分有限的可怜的专项资金以及沿用多年的贷款贴息。

  作用于企业发展的解决方案,焦作财政找到了吗?

  解决链条之一:资产通良

  实践作答。

  焦作给我们的第一个惊喜是救企与救金融生态。

  2005年,正是全国各地国企改制的攻坚期。我们依然对企业破产的印象深刻,对工人上访的景象历历在目。

  焦作同样遭遇三难:企业有一大堆不良资产,怎么办?不解决不良资产,企业改制和人员安置工作怎么落实?更深层次的难题是,企业整体层面上在银行里都有不良债务,当地的金融生态怎么挽救?

  政策性的通良公司登场。这一有着特殊寓意的公司从焦作财政发端,以市场化的独特方式,解决政府棘手的企业不良资产难题。其中的奥妙至今不为人所知。记者为此专访了焦作通良资产经营有限公司董事长黄志明。

  《新理财》:你们当时是怎么想到成立通良公司的?

  黄志明:这是申局长(焦作市财政局党组书记、局长申相臣,编者注)提议并多次论证后,报经市委、市政府批准成立的。当时,他是财政局副局长、国资办主任。他首先提出要紧紧抓住国家资产管理公司集中处置不良资产的有利时机,从焦作实际出发,用市场化的手段解决企业不良资产,通过“抱团打包、缩水回购”等有效手段,让这些资产由不良变为优良。于是,焦作市2005年成立了通良公司。一般财政扶持企业是在资金等方面进行投入,我们主要是化解企业的债务风险,盘活资产存量,甩掉债务包袱,让有成长性的企业焕发生机轻装上阵,重点从这个角度来扶持企业。

  《新理财》:当时焦作的企业面临什么样的状况?

  黄志明:企业改制正进入攻坚阶段,当时市属22家特困企业要改制脱困,涉及最大的问题是企业的债务如何解决、企业的职工如何安置、企业如何转型升级适应市场。对地方政府来说,最关心的首要问题是化解债务,如果这个问题解决不好,企业就不能达到改制脱困的目的。所以,通良公司把这些不良资产通过“抱团打包、缩水回购”的模式购买过来,然后通过多种办法变通盘活,让“死资产”变成“活资产”,在产权市场公开竞价变现,实现它的市场价值。这部分钱用于企业改制和职工安置,也让企业甩掉了包袱。另外,当时各个改制企业在融资方面都遇到了很大的难题。由于企业的债务包袱比较大,甚至有好多企业都资不抵债了,银行信用就更不要说了,想从银行再进行融资非常困难。通良公司通过盘活不良资产和不良债权,不仅挽救了企业,而且挽救了焦作的金融生态。

  《新理财》:你刚才提到的“抱团打包、缩水回购”模式是怎么运行的?

  黄志明:我们主动找资产管理公司协商洽谈,对焦作境内企业不良资产债务进行调查摸底,用这种方式从资产管理公司以8000万元购买了近14亿元的不良资产包。当时国内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在焦作市的不良债权总共有12个资产包,其中信达资产管理公司有近14亿元的不良债权,通良公司用8000万元将这近14亿元的不良资产包购买下来,涉及焦作市50多家企业的不良债权。

  《新理财》:近14亿元的资产你8000万元就买到了,理论上会不会涉及国资流失?

  黄志明:不会。四大资产管理公司属于国资,通良公司也属于国资,都是国有资产。过去我市许多国有资产都无偿划拨给省和国家了,现在无非是从国家通过市场流动到地方了。另外,回购不良资产也不存在私下操作、暗箱交易的问题,我们双方都签订了市场化的转让协议,并在报纸上进行了公告,公对公公平交易的市场行为不存在资产流失的问题。

  其实,这近14亿元的不良债权,如果资产管理公司自己去找企业讨债,可能5000万元也要不回来。

  《新理财》:8000万元回购资金是怎么来的?

  黄志明:通良公司注册成立后,政府只给了20万元作为工作启动经费。申局长当时在政府常务会上汇报说,通良公司要科学定位,市场运作,保本微利。时任焦作市市长毛超峰说“你们能保住本就不错了,不强求赚钱微利”。政府财政很支持我们盘活不良资产,想办法为我们筹资6000万元,我们又通过融资解决了回购资金缺口问题。不到一年,我们就用资产处置的钱把6000万元还上了。

  《新理财》:你把不良债权收购回来,是怎样处置的?

  黄志明:回购以后,我们把不良资产通过分包处置的办法进行处理。一是把县市区的这一部分不良债权进行打包,然后与各县市区的财政国资部门进行洽谈,洽谈以后由各县市区直接把这个包买回去,这等于把县市区的风险化解了。因为当时不少是三角债,一个企业一旦被法院查封,县市区里其他好的企业也会被查封,所以县市区也积极配合,共同干这一举多得的好事。市里这部分,包括几个重点企业,我们都通过公平协商,以公开的程序让他们用现金把债务买回去。实际上当时很多企业也很感激我们这样的做法,积极主动跟我们协商配合,因为对企业来说,现在拿了很少一部分钱就可以把包袱甩掉了,有企业当时拿了几百万元化解了几千万元的包袱,所以企业很积极,也很主动。

  《新理财》:我们还听说其中的一笔不良资产处置,通良公司就获得1个亿的收益,8000万元早就收回来了?

  黄志明: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近14亿元的不良资产基本上都处理完毕,后来还确实有了一些赢利。至于你说的1个亿的收益,只是一个特例。当时一家企业的不良资产中有一批被质押的股票,价格接近,后来股市行情好,我们科学运作解禁后才有了这1个亿。通良公司当时设立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赚钱赢利,而是拯救企业化危为机,盘活不良资产,让企业健康发展,创造财富,增加税收。

  《新理财》:额外请教一个题外话,假如4万亿形成的银行不良资产问题在2012年开始出现,决策层是不是也可以打造像通良公司这样的平台来解决?

  黄志明:这个我不好说。但我个人判断不会。因为国有银行早就完成股改了,企业自己的问题还是要企业自己解决。

  《新理财》:地方财政六七年前就有这样的“通良”手笔,还是让人诧异。你们当时是怎么想到的?

  黄志明:申局长确实站得高、看得远、抓得早。他不仅提出来设立通良公司,在当时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提出的经济工作十条建议中,还统筹谋划有通财等4个公司。这个问题你去请教他,答案会更精彩。

  解决链条之二:“发酵”信贷

  运用通良公司拯救企业不良资产的做法的确令人惊喜!记者便向申相臣探解:“你们当时怎么想到用这种方式扶持企业的?”

  申相臣说,经济决定财政,财政作用经济,怎么作用呢?财政要当经济的酵母,通过酵母的吸聚和发酵,从而产生乘数效应,“生面就变成熟面了”。这是其一。

  其二,财政是政府理财的主体践行者,不能仅盯着财政国库里的那点钱,而是要站在政府理财的战略高度,科学谋划,统筹运作资金、资产、资本、资源等公共资源。申相臣说,资金、资产、资本、资源这“四资”理财要素,2005年我们就开始研究,经多次论证后大胆提出来了。有了“四资”五谷杂粮,酵母蛋糕的来源渠道就拓宽了,为民理财服务的作用就更大了。

  最关键的是第三点。申相臣说,财政要当经济的酵母,要搞好“四资”统筹,科学运作,绝不能惯性思维,简单地沿用过去的老办法会出问题,必须洞彻事理,用市场化的理念、市场化的平台、市场化的方式,比如焦作政府财政打造出的通良公司等。

  正是在这种政府理财新思维的引领下,财政通过通良公司先救活了企业,这自然是作用于企业的第一节链条。

  接下来的链条则是“发酵”信贷资金,通过吸聚信贷资金来扶持企业。申相臣非常理性地补充道,财政尤其是中西部市级财政,能拿出来直接扶持企业的资金太有限了。

  在这第二节链条中,焦作财政首先选择了让市场经济的“心脏”更加强壮。无疑,金融是市场经济的心脏,财政则是公共经济的心脏。但在2009年,由于4万亿元刺激行动与极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焦作商行与全国一样,资产和资本合规的问题被银监部门下了“最后通牒”。说白了,就是要财政注资,而这种注资,是政策性的,大多又都是无偿性的。

  焦作财政却以市场化的理念、通过市场化的平台、采取市场化的方式完成了1个亿的注资:焦作财政旗下的通财等4家公司各注资2500万元人民币,并成为焦作商行股东,共持股约4.14%。

  通财公司董事长王敏解释,这等于是以市场化的方式来完成政策性注资,这是一个负责任的行为。按说是一个左口袋掏右口袋的事,但是以法人的形式介入的话,那等于是一个市场化监管的问题了。

  由此,焦作的本土银行业良性发展,进而服务当地企业。而通财公司1%左右的股份2010年也获得了焦作商行300万元的分红,年投资回报率达12%。

  在让市场经济的“心脏”更加强壮的同时,焦作财政又用市场化的方式扩充“心脏”,为焦作企业“供血”!

  焦作财政预算执行局会计科科长刘自胜介绍:“我们去年探索,今年市政府正式出台文件,用我们财政专户资金去调动银行信贷资源,让财政‘小’资金撬动银行‘大’资金为企业‘供血’。”

  其中《焦作市市级财政专项资金存放银行业金融机构管理办法实施细则》的打分考核办法颇具全国性复制价值:

  1.贷款指标考核(85分),表内贷款业务(80分)

  (1)贷款投放情况(70分):

  贷款余额(20分)。计分办法:考评期内贷款余额占比×20+20。

  新增贷款(25分)。计分办法:考评期新增贷款余额占比×25+25。

  贷款增速(10分)。计分办法:(考评期贷款较年初增速-平均增速)×10+10。

  新增存贷比(5分)。计分办法:(考核期新增存贷比-平均新增存贷比)×5+5,此项得分超过10分按10分计算。

  规模以上小企业贷款额(10分)。计分办法:考评期内新增小企业贷款额占比×10+10。

  (2)贷款余额支持规模以上企业数量(10分):

  计分办法:支持规模以上企业超过150家的,得10分;超过120家低于150家的,得9分;超过90家低于120家的,得8分;超过60家低于90家的,得7分;低于60家的,得6分。

  表外业务(5分)。主要考核:承兑敞口、贸易融资、各类保函。

  表外贷款业务余额占比(5分)。计分办法:考评期内表外贷款业务余额占比×5+5。

  2.年度目标考核(8分)

  完成市政府年初下达的新增贷款任务且贷款增速(比年初,下同)处于全省系统内前列,得8分;完成市政府年初下达的新增贷款任务贷款增速处全省中下游水平,得7分;没完成全年新增贷款任务贷款净增长的,得4分;没完成全年新增贷款任务且贷款负增长的,得0分。

  3.服务质量考核(7分)

  由市财政部门组织在市直企业、预算单位及会计工作站范围内,对各银行服务质量打分。优质服务率达100%的,得7分;在95%以上的,得6分;在85%以上(含85%)的,得5分;在85%以下的,得3分。

  这就是资源理财!财政没拿钱,使用的只是专户资金的“时间资源”,“发酵”了信贷资金,“输血”了当地企业,财政、银行、企业的“发酵”链条成型了!

  (原文刊发于2011年11月16日出版的《新理财》政府理财版文/《新理财》记者 秦立东 朱静)

  【阅读提示】

  9月中旬,《新理财》两位记者带着“财政改革与预防腐败、财政作用经济等课题任务,专程赶赴焦作,进行了长达一个月的采访和调研,形成了系列调研报告,分别刊发在由财政部主管的、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主办的《新理财》杂志上,人民网、新华网、环球网等各大网站分别转发。

  第一篇《反腐利器》上、中、下三篇已于10月19日、10月26日、11月2日在本版转载刊发,主要内容是财政改革对预防腐败的作用。从今日起,本报将陆续刊发《新理财》两位记者采写的第二篇调研报告《财经“解药”》,本报对标题有所改动,敬请关注。

  【新闻背景】

  经济转型是当今中国最重大的核心难题之一。“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实现经济持续稳定又好又快发展”等关于经济转型的此类主流话语,每一位执政理财者几乎都能朗朗上口。但如何从实际出发具体运作呢?地方尤其地市这一级如何找到财政作用经济科学发展的解决方案呢?

  这的确是一个待解的难题。目前,地方政府依然难以摆脱传统的两大发展路径依赖:招商引资和公共投资。

  其实,政府以有形之手作用经济,主要有三大政策手段:产业政策、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前两者,都在中央政府手中,而地方政府唯一可利用的只有财政手段。

  在公共财政首重民生的理念下,在大多数中西部地方财政仅能“保吃饭”的情况下,地方财政想作用于经济,进而发现并实施经济科学发展的解决方案,不仅“师出无名”,更是“粮草不济”。

  为此,《新理财》记者专门选择了被誉为“中国地方公共财政改革样本”的河南省焦作市,进行了一个月的深入采访和调研,以期探寻财政作用经济、进而实现科学发展的财经“解药”。

 
下一篇4  
 
   
   
   

焦作日报社数字报刊  地址:焦作市山阳路56号 焦作日报社主办  邮编:454002  电话:0391-3924268
豫ICP备05017631号
所有内容为焦作日报社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