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河南省加快建设中原经济区的指导意见》,将中原经济区建设已提升为国家战略。面对这样的重大历史机遇,组织部门必须从加快经济发展的全局出发,不断加强组织部门自身建设,提升组工干部服务发展、推动发展的能力。
一、拓展空间,服务大局求作为
组织工作要融入发展大局,必须认识到组织工作是全局工作的一部分,每个领域都是组织工作服务的领域、拓展的空间,要进一步拓展思维、工作、服务的空间,力求将组织工作职能整合到最大,能量释放到最大。一是拓展思维空间。只有思维开阔,才能进一步开阔眼界,要注重引领组工干部思维向上拓展,及时学习和了解中央、省、市的发展战略和各项方针政策,站高立远,以中原经济区建设等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定位基层组织工作,以全县的大局谋划组织工作,做到有的放矢。二是拓展工作空间。要跳出“就组织工作抓组织工作”的工作模式,按照“组织工作也出生产力”的理念,积极参与到全县的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维护稳定等重点工作中。一方面在工作中识别干部、发现干部、考察干部;另一方面让组工干部在这些重点工作中接受锻炼,增强服务经济工作的意识和能力。三是拓展服务空间。发挥组织部门“管干部、管党员、管人才”的优势,先后制定了《关于在全县各级党组织中建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强全县党员干部服务力建设的意见》等文件,使组工干部找准与全县中心工作的对接口,进而融入服务体系,监督服务工作,跟踪服务效果,拓宽组织工作层面,体现组织工作价值,激发了全县基层党员干部干事创业的激情与活力。
二、提供平台,强化历练求作为
组织工作的政策性、原则性、程序性很强,这就要求组工干部要有稳重的性格、严谨的作风、过硬的能力。我们以“讲党性、重品行、做表率,树组工干部新形象”为主题,为组工干部量身定做了“三大平台”,让组工干部在实践中锻炼、在锻炼中成长。一是提高素质的平台。围绕建设学习型党组织,把每年的5月份定为读书月,通过评选“书香科室”、“书香家庭”,激发部机关干部的学习热情,引导组工干部多读书、读好书,把读书当做一种习惯、一种时尚,在读书学习中坚定做人的原则,增强做事的能力。二是展示能力的平台。实践是最好的老师。为了使组工干部能说、会写、善做,提高综合能力,开办了“组工讲坛”,利用每周五集中学习日,确定一名组工干部讲课,讲时事、讲业务、讲工作、谈体会,构建了人人参与、人人登台、人人主讲的学习平台。三是联系实际的平台。作为一名组工干部,只有常接“地气”,了解基层,熟悉基层,才能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心里才有“底气”。我们将“万名组织部长下基层”活动进一步延伸,建立了组工干部“四联”制度,每名组工干部联系一个科级班子、联系一个先进典型、联系一个后进村党支部、联系一个信访问题,经常深入基层,听取意见建议,面对面沟通交流,增强了组织工作的实效性和满意度。
三、搭建擂台,竞争激励求作为
俗话说“请将不如激将,激将不如比将”。有竞争才有活力,才能激发动力。工作中,我们以“党性最强、作风最正、形象最好”为目标,搭建“擂台”比高低。一是比工作,为提高整体工作水平,我们把组织工作“项目化”,把组工信息外宣、调研、信访等工作量化、细化、具体化,要求每个科室每月确定一个课题,深入基层开展一次调研,撰写一篇高质量的调研报告,每个组工干部每周撰写一篇组工信息,每月在市级以上报纸刊物上发表一篇信息,实行“周点评、月通报、季总结、年排名”制度,把考评结果作为评优评先的重要依据,在部机关内部营造了“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二是比作为,把工作实绩作为选拔任用组工干部的重要依据,全面推行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制度,让有作为的干部有地位、有舞台、有干劲。通过树立正确的导向,部机关的20余名年轻干部迸发出勃勃生机和无限活力。三是比奉献,组织部门工作辛苦、生活清苦,没有坚持不懈的努力、严谨负责的态度和甘于奉献的精神,是很难适应和做好的。针对部机关工作多、人员少的实际,我们提出了“科长当做科员干、两人工作一人干、晚上当做白天干、假日当做平时干”的工作理念,部机关全体成员身体力行,人人靠前,个个争先,创先进、争一流,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
(作者系修武县委常委、组织部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