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董柏生 本报通讯员 王向阳
记者到武陟县电业局采访,听到这样一段顺口溜:
东屯来个好电工,吃苦耐劳是永战;数九寒冬腊月天,顶着寒风把灯安;上到杆上直打战,咬紧牙关顶着干;宁愿过晌不吃饭,坚决完成才下班;为了群众用好电,个人得失都不算;服务周到人人赞,不愧电工好模范。
永战何许人也?武陟县电业局局长孙宏伟告诉记者,永战姓黄,32岁,是大封供电所的一名农电工,小伙子还是个本科生。
本科生咋当起了农电工?近日,记者来到大封供电所一探究竟。
为了尽孝,他回乡子承父业
黄永战2004年毕业于郑州牧专,在校期间,他三次获得一等奖学金,同时是校级优秀毕业生。毕业后,他到河南省畜牧局实习半年,因为工作出色,被郑州两家畜牧企业同时看中。2006年,他又拿到东北农大本科毕业证。
生活中,黄永战是不幸的。因为要照顾患病的父亲,毕业后,他毅然放弃到省城发展的机会,回到了家乡——武陟县大封镇孟门村。黄永战的父亲是个农电工,放假期间,他就经常给父亲帮忙。2005年8月份,他的父亲因病去世,为照顾母亲,他到大封供电所当了一名临时工,边工作边学习。2007年冬天,他考得了全国农电工进网作业证。从此,他把自己的事业选在了农电上。
“永战踏实肯干,又有知识,还在所里当临时工期间,局所创省一流供电企业、国家一流供电企业的许多资料都是他整理的。他的工作能力也是没得说。”大封供电所所长原宪鸿告诉记者。
干群坦言,他是电工的好模范
2006年,大封镇政府对内部用电进行改革,对机关内各单位和职工用户实行单独计量收费,黄永战也是在这时担负起镇政府的用电管理工作的。镇政府内单位和单身职工用户共有89户,黄永战经常是一整天在镇政府里检查巡视线路,处理用电故障,帮助新来的大学生安装电器设备,没几天,他的认真负责劲就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认可。
2008年6月,大封镇东屯村因为用电管理混乱,所里派黄永战去这个村当农电工。大伯听说后苦口婆心劝他:“你心太善,又老实,那个村不好管,咱不去受那冤枉气了。”黄永战不会推辞,他硬着头皮上任了。他先把自己的电话号码写到各个电线杆和配电房上,又挨家挨户巡查,耐心给村民们做解释工作。刚到东屯村那会,正是抢收抢种时节,村里的16眼机井没有固定电表,谁用谁接,隐患很大,群众怨声载道。黄永战每天6时就来到村里,为群众抗旱用电登杆、装表、接线,浇完地后又帮着拆线收设备,每天都要忙到22时以后没人浇地了才回家。
也就一个月时间,黄永战用自己的努力和真诚打消了群众的顾虑,赢得了群众的信任。
65岁的退休教师牛同齐这样评价黄永战:“这孩儿确实不错,不管刮风下雨,打个电话马上就到,精神可嘉。俺村老少都可满意。”
牛同齐说,他的西邻居搞怀药加工,去年冬天一天深夜电路有问题,给永战打个电话,几分钟永战就骑着电动自行车来了,邻居可感动,让他帮着写封感谢信。
东屯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牛兆滔一说起黄永战直夸赞:“勤奋,任劳任怨,服务非常好,只要打个电话肯定到,再晚再累不在老百姓家吃一口饭。他还经常为村里的吃水井、路灯和留守老人垫电费哩。”
牛兆滔还自豪地告诉记者,他们村已经把黄永战吸收为荣誉村民,今年7月份成为东屯村的预备党员,全村38名党员全票通过。
爱人抱怨,他应该去上梁山
现在,黄永战依然负责着东屯村和大封镇政府450多个电表用户,每天依然忙得不可开交。
把心思都用在为大家服务上,难免顾不上自己的小家。11月11日,记者见到黄永战的爱人牛玖菊,提起永战,她气就不打一处来:“你问问他,啥时候顾过家,照顾过小孩?对孩子是只知道送,不知道接,幼儿园老师一直有意见。他就是个公家人,家里也就相当于个休息的旅社,想来就来,一个电话说走就走,不论黑夜白天。我都说他好几回了,不如去上梁山,一人吃饱全家不饥。”
让牛玖菊恼怒的不止这些,2009年10月19日,黄永战正在家里守候着病危的母亲,东屯村的张利军打来电话,说家里打地基,二十来个工人都来了,才知道没接三相线。看着已是奄奄一息的母亲,黄永战强忍着悲痛,还是应下了这个活儿。可没想到,这竟成了和母亲最后的离别。“他这人就是太实在,谁说句话都磨不开,俺家离东屯五六里,那一天我都去街上置办孝衣了,才看见他两眼都是泪地骑着车往家赶。”牛玖菊又生气又心疼地说。
为了贴补家用,牛玖菊和黄永战去年冬天投资将近3万元建了一个大的兔舍,可现在兔舍的墙都裂缝了,兔舍的水泥板也坏了许多,兔也没进来。兔舍的大门没固定好,水泥买来一年多都失效了也没用上。
11月11日下午,记者在黄永战家的大门底下见还放着五袋硬邦邦的水泥和两袋白灰粉。“都失效了,前几天拉出来扔了三袋。”给记者介绍时,牛玖菊气还没消,“我要是搬得动,早清理出去了,省得碍眼碍事。”说得黄永战实在有些不好意思。
抱怨归抱怨,恼恨归恼恨,牛玖菊还是很心疼、很理解自己的丈夫:“他是宁愿自己委屈多受点,也不想让别人说出丁点毛病来。”
采访中记者还得知,搞好服务仅仅是黄永战的一个追求,他还不断钻研业务,提高技能,2008年焦作供电系统农电工技术大比武,他参加的武陟县电业局代表队获得了团体第二名,现在他正准备着参加由市总工会等部门联合举办的“万基杯”焦作市青年职业技术大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