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赵堡镇,人杰地灵。公元前1525年商帝祖乙在此定都,古名邢邱;清末名宦李棠阶出生于该镇南保丰村。更让人引以为豪的是,这里拥有中国太极拳发源地陈家沟——全世界太极拳爱好者顶礼膜拜的太极圣地。
(二)近年来,作为文化名镇、农业重镇,赵堡镇瞄准建设“焦作市文化产业第一镇”的目标,实施“稳定发展,工业兴镇”发展战略,突出抓好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大力发展特色农业,开发文化产业,使太极文化之乡倍添发展春色:招商引资频传捷报,项目建设取得较大突破;农业产业化稳步发展,高产创建示范工程、万亩怀山药、珍珠菊、牛膝标准化生产基地遍地开花,形成了一批种植专业村;景区扩建和太极文化村建设顺利进展,陈家沟村更是旧貌换新颜。
虽然取得了一定的业绩,但发展道路中也不乏遗憾。作为举世闻名的文化名镇,怀揣“太极拳发源地”这块金字招牌,赵堡镇却“只知其善,难尽其用”。而且,作为农业重镇、市特色农业乡镇的赵堡镇的工业底子仍然很簿,农副产品加工业一直未能形成规模,一系列问题仍制约着镇域经济的发展。
(三)全镇上下通过认真学习贯彻市、县党代会精神,扎实开展“我的岗位与温县发展”实践活动,找症结,理思路,镇党委、镇政府响亮提出要“乘势而上,提速前进”,明确了“十二五”期间的发展思路:要以城区东扩、陈家沟太极拳文化产业开发和百亿元产业打造为契机,顺需而行,借力而为,坚持“一个主题、两个任务、三个支撑、四个定位”,全面开创赵堡镇的美好未来。“一个主题”即实现科学发展;“两个任务”就是建设文化旅游产业区和新农村;“三个支撑”即以“党建、项目、环境”为发展支撑点;“四个定位”即建设文化产业镇、工业新兴镇、农业特色镇、生态宜居镇。
(四)提速旅游开发,建设文化产业镇。陈家沟是中国太极拳的发源地,太极拳是温县也是赵堡镇独特的历史文化遗产。赵堡镇实现跨越式发展,只有以太极拳文化为引领,才能加快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步伐,才能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赵堡镇要继续坚持“做大太极拳品牌,做强太极拳产业,发展旅游促三产”的工作思路,促使太极拳由文化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加大景区建设力度,提升景区档次;加大对外宣传力度,提升太极拳的影响力;加大三产发展力度,提升服务水平。站在跨越式发展的历史机遇面前,赵堡镇的文化事业发展步伐必须提速、跑步前进。
(五)提速招商引资,建设工业新兴镇。坚持“工业强镇”的发展战略,进一步加大招商引资力度,是赵堡镇保持经济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也是“十二五”期间的主要工作之一。工业要发展,就必须首先服务好现有项目建设,确保投资20亿元的太极拳养生基地项目早日建成;要拓宽招商引资渠道,实施名人招商、产业招商、园区招商、以商招商,力争在亿元项目建设上再有突破;要建立激励导向机制,制定更加优惠的政策,激发全民创业热情,把发展的意愿变成全民的责任、全民的行动。
(六)提速特色农业,建设农业特色镇。要围绕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的目标,深化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快土地流转速度,促进农业的规模化、产业化发展。2011年,计划投资1354万元对北平皋、赵堡等村1万亩耕地进行高标准农田改造,并积极争取农田改造项目,力争在“十二五”末,全镇耕地全部改造结束。同时,以土地流转为突破,促进农业集约化;以合作社建设为突破口,促进农业组织化;以高标准农田改造为突破口,促进农业标准化;以农副产业加工发展为突破口,促进农业产业化。
(七)提速生态旅游,建设生态宜居镇。要立足高起点,站位全局,建设县城新区,加快“四区联动”;要完善功能,示范带动,以陈家沟为依托,加快新型农村社区建设步伐;要发展旅游,改善生态,以景区建设带动生态建设,使赵堡镇成为休闲、养生、习拳、观光的生态宜居地。
(八)中原经济区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为温县发展带来了新契机;县委、县政府绘就的宏伟蓝图,等待大家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作为领导干部,要实现这些目标,只有审时度势,乘势而为,才能抓住机遇,大有作为。借势的同时,要主动融入,提速前进。
(九)如何提速?不仅要在文化产业发展、做大太极拳发源地品牌上提速,在工业建设、农业发展、新农村建设、改善民生等方面提速,而且还要在转变领导方式、实现科学发展上提速,要在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上提速。
(十)科学发展非朝夕之功,革故鼎新亦任重道远。我们深知,面对美好蓝图,只能只争朝夕,只能跑步前进,稍有懈怠,机遇即逝。
相信在不久的将来,赵堡镇必将以转型发展、科学发展、和谐发展挺立时代变革、文化产业发展的潮头,奏响镇域经济建设的最强音,成为温县最具活力、最具影响力的发展热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