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鹏飞)近日,市人民医院骨科二区通过设立“无痛病房”,对患者进行术前心理辅导,术中和术后采取多模式全程镇痛,将手术疼痛感降低到最低,开创了我市骨科界“全程无痛手术治疗”的先河。
临床统计,在常见的疼痛强度评估中,骨科的疼痛属于较高级别。尤其对于需要进行较大骨科手术的患者来说,术后的疼痛很可能是他一生中最恐惧、最难忘的经历。为了减轻患者的术后疼痛,市人民医院骨科二区在手术中采取了全程镇痛模式,通过采用多模式、多阶段、多途径、多靶点、多学科合作对患者进行疼痛管理,在恰当时点和时程将作用机制不同的药物和方法组合起来治疗伤痛,并及时观察、处理镇痛治疗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制订针对患者具体病情的有效个体化镇痛治疗方案,将疼痛感降低到了最低,受到了广大患者的欢迎。
据骨科二区主任孙晓林介绍,膝关节置换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疼痛在临床上都属于重度疼痛,患者所要忍受的疼痛程度是常人难以想象的,患者因疼痛剧烈不能入睡、不敢活动,甚至还会因疼痛而影响术后康复的进展。
为让骨科患者舒适地度过围手术期,减轻手术疼痛,孙晓林带领科室成员成立了“全程无痛手术小组”,联合医院麻醉科专家张占军、王延波,并结合国内外无痛手术方面的先进理念,针对患者不同的年龄、体质及健康状况,制订出个性化的镇痛治疗方案,改变了传统的术后疼痛时才给止痛药的单一模式镇痛观念,变为术前心理辅导,消除患者对手术的恐惧,口服药物为患者进行超前镇痛;术中“鸡尾酒”式多种药物混合切口周围注射;术后镇痛泵和肌注非甾体类抗炎药物的多模式镇痛。
孙晓林说,多模式联合镇痛方案使单个镇痛药物使用剂量达到最小化,不但减少了患者恶心呕吐、头晕、头痛、过度镇静、尿潴留等副作用的发生,而且极大地缓解了患者的疼痛,显著提高了术后功能锻炼的效果。尤其是在髋、膝关节置换手术中,配合该科独特的“微创小切口”术式,具有组织损伤小、手术出血少、切口愈合快、外形美观、疤痕小等优点,使整个关节周围正常的功能结构避免了不必要的手术侵害,肌肉组织完整性得以保留,避免了损伤重要神经的风险,真正做到了“小切口解决大问题”,达到了国内同类手术先进水平。
据了解,骨科二区目前已实施“无痛手术”30余例,不但收到了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使患者对手术的满意度和医生的评价明显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