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通讯员陈玲玲、石志炜)近日,马村区法院利用电话沟通圆满解决一起纠纷。
李某和刘某同在我市某工厂打工,一天双方因一件小事发生争执。当天夜里,刘某将李某打伤,李某因此住院治疗花费5000余元。后因赔偿达不成一致意见,李某将刘某起诉到法院。因刘某不露面,法官数次到刘某家,并了解到刘某和母亲相依为命,其母亲对法院的工作也不配合。法官手中只有一个刘某的电话号码。于是,法官开始打这个电话。一次、两次;一天、两天;一周、两周……一个月过去了,11月初,刘某终于接了法官的电话。电话里,承办此案的女法官苦口婆心劝刘某:你已经成人了,不能让你母亲再为你操心了。要赔偿的钱不多,你和阿姨见个面,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刘某冰冻的心开始一点一点融化,答应去法院。但此后刘某却一次次失约。半个月又过去了,在无数次电话交谈后,刘某终于被法官的真情所打动:“阿姨,我再不去法院,就不是人了。”
11月15日9时许,刘某终于来到法院。法官及时组织双方进行调解,并很快达成一致意见:刘某赔偿李某2500元钱,由刘某打工来支付这笔钱,每月支付500元,5个月后清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