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高新忠
数千平方米的厂房内机声隆隆,车序、钻序、汽密工序齐全,十几名操作工人正忙得不亦乐乎。铣车工段师傅说:“我们车间的设备不是意大利进口,就是国内最先进的,别看工人不多,但年产铝合金汽车车轮、摩托车车轮、电动车车轮50多万只,人均劳效高着哩。我们公司刚与比亚迪汽车公司签订了定向车轮生产供货合同,全天24小时不间断生产都忙不过来。”这是11月23日记者在河南天阳铝合金车轮有限公司的所见所闻。
该公司是一家铝合金车轮专业生产企业,已由当初的仅生产摩托车铝合金轮胎的小公司,发展到现在拥有三家分公司,具有年产铝合金汽车车轮、摩托车车轮、电动车车轮200万只,生产规模居河南同行业之首、全国前十名的大公司。该公司天阳牌铝合金车轮被评为河南省名牌产品,畅销全国各地,近年来直接出口澳大利亚、韩国。
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中心,省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基地首批骨干企业,省级企业技术中心,省科技创新十佳单位,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市技术创新50强。走进天阳公司,仰视这一块块牌匾,该公司科技创新的历程清晰可见,同时也揭示了企业快速发展的秘密。
“技术创新,职工的技术素质是基础。”该公司一位领导说。职工技术培训常态化,各类技术比武活动经常化,评比的条件首先是质量是否完全合格,而且在规定的时间内加工车轮,看谁的速度快、谁的数量多、谁的质量合格率高。获得优胜的员工得奖励,还要给大家传授自己的“独门秘籍”,达到大家共同提高的目的。长此以往,天阳人形成了一种在质量技术方面比、学、赶、帮的新潮流,极大地调动了职工学习技术、钻研业务的积极性,职工整体技术水平大幅提升,产品质量、效益不断提高。
为努力提高产品的市场竞争力,该公司牢固树立创新理念,努力学习先进企业经验,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同时,该公司投资300余万元,与河南理工大学联合研制开发了产品质量监控信息化系统,这对产品技术水平的提升及质量的稳定,为拓展产品市场起到了推动作用。在该公司加工车间,一个摆在门口显眼处的升液管吸引了记者,据介绍,这是该公司开发的新产品——新型低压铸造升液管,是铝合金铸件加工过程中的关键部件之一。
在技术创新中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效率和产品质量,是该公司的不懈追求。为进一步提高铸件的成品率,降低工人的劳动强度,该公司决定采用低压铸造方法,而低压铸造生产中使用的升液管一直是国际、国内制约生产的瓶颈。普通陶瓷升液管使用周期只有7天至10天,且采购成本高,升液管易被腐蚀出现漏气现象,造成浇口空、轮辋冲型不足、浇口表面分层等问题。为此,天阳公司的科技人员萌发了自己设计新型低压铸造升液管的想法。
有了想法就要付诸实践。经过多次反复试制,该公司研发人员贾金龙、耿海军、原志超三人终于成功研制了LPM低压铸造新型升液管。该升液管具有抗碰撞、防漏气、防渗铁、使用寿命长、成本低、效益增长明显的特点,经河南省科技厅组织有关专家评定,在技术上达到了国内先进水平,使用寿命可达32天。该公司使用此产品替代国内外生产的陶瓷升液管后,解决了原部件价格昂贵、 使用寿命短、运输易碰坏等问题,单根升液管节约生产成本800元左右,使用时间超出标准时间一周以上,一年就可节约成本310余万元。节能方面,年产100万件铝合金车轮就可节约液化石油气50余万元、铝材10吨。
在天阳公司,抓创新,降成本,增效益,已深入人心。几年前,该公司售后服务队得知外销产品减重可大大降低生产成本的消息后,立即反馈给公司,引起了领导重视,把此任务交给了该公司研发中心。研发中心积极组织技术骨干对车轮减重确保质量的课题进行研究设计,仅用20余天时间,研究成功了此项课题,达到了每只车轮由原来的7.8公斤减重到6.5公斤,年节约开支240万元,降低了产品的生产成本,也减轻了员工的劳动强度,质量合格率较以往提高了1.5个百分点,大大提高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促进了企业效益的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