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股弦是一种古老的剧种,发源于武陟县,形成于宋朝,已有500多年的历史,被称为戏剧史上的“活化石”,对研究我国古代戏剧的产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它从民间小调发展演变而来,因为用二股弦伴奏,所以叫“二股弦戏”。“织布纺花不赚钱,一心想看二股弦。”这句流传于武陟周边的谚语充分说明了当地群众对二股弦的喜爱。二股弦风格鲜明,唱腔独特,主要板式有清板、二板、含腔等18种,剧目多达100多种,具有浓厚的地域性色彩,被评为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
目前全国仅剩一个剧团——武陟县大司马二股弦剧团,为使二股弦剧种得到更好的发展和传承,我县成立了文化保护组织,设立了专门的扶持基金,通过开展戏曲比赛、定期举办演出等活动发展传播二股弦戏,让传统文化回到群众中去,让二股弦戏再唱五百年。
冯小敏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