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农业部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农业部经管总站副站长赵铁桥在回答记者关于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有关问题时说,国家正在出台一系列举措,进一步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
据赵铁桥透露,截至今年6月底,全国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登记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已达44.6万户,比去年同期增长43.1%;合作社实有成员3570万户,占全国农户总数的14.3%。考虑到我国农业专业合作社尚处于发展初期,这些年来,农业部积极推动各有关部委协同合作,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的发展。首先是税收方面积极推动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明确出台了合作社有关政策,一是合作社销售成员的产品视同农户自产自销。二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人从合作社产品可以按照13%进项税抵扣。三是合作社向成员提供农资免征增值税。四是合作社与成员签定的产品销售合同,免征印花税。这是核心的四项税收政策。在项目方面,农业部会同国家发改委等七部门联合发布承担国家涉农项目政策意见,明确提出凡是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适合承担的项目都应该开口子给他们纳入到涉农项目的建设承担主体范围之中来,而且同等条件下优先安排。在财政方面,中央财政已经安排了20多亿财政扶持资金,我们部里示范项目资金也2个多亿。地方各级财政也在加强示范力度,江苏省已经达到2个亿,边远地区像新疆也到四五千万。再就是金融支持,我们和中国银监会也联合发了文件,提出对合作社开展金融服务产品创新、特别是要把合作社纳入信用评价体系里边来,对他们给予先评级后授信再用信的办法解决合作社贷款难的问题。对示范社更是要给予相关支持,特别是在金融支持方面,在项目支持方面我们也提出来了,有关部委也都达成了共识。对县级以上的示范社,比如说在金融支持方面授信等级更高,授信额度更大。
赵铁桥说,对合作社进行适当的扶持是必要的,但是实实在在讲,政府的扶持只是一种导向,如果合作社发展完全靠政府财政扶持肯定不行,合作社的发展,最终靠调动广大农户的积极性,靠合作社的凝聚力,规范办社,民主办社,民主管理,把制度、机制建好健全,特别是成员大会、理事会、监事会这样“三会”制度,只要合作社面临市场风险的时候,亏损得比其他非成员农户更少,他们对合作社信心就会进一步增强。
对记者提出的合作社发展面临的困难和问题,赵铁桥说,主要是人才短缺和资金不够,当然还有产品销售的问题。为了解决这方面的问题,我们按照国家中长期人才建设纲要计划,部里在“阳光工程”当中加大对农民合作社负责人的培养力度,去年13万人,今年要培养19万合作社理事长。按照规定,在未来十年要培养15000名合作社人才,平均每年1500人,今年已经开始启动这项工作了。还与有关部门沟通,争取出台支持合作社人才培养建设有关政策。资金的问题,除了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大对合作社的支持外,目前正在与有关部门沟通,研究出台有条件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用合作的措施和办法,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内部的信用合作。当然,这个要在加强监管的条件下通过试点逐步推动这项工作。
(据《大学生村官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