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水了,通水了,乡亲们从此以后可以喝上甘甜、安全的自来水了。”11月26日一大早,修武县七贤镇铁匠庄村党支部书记姬铁旦就把这个特大喜讯通告给了老少爷们。这天上午,村民们敲锣打鼓、放鞭炮,庆祝这一天的到来。
“举全县之力,苦干一年,让全县人民都能吃上安全水、放心水!”修武县委副书记、县长刘晓波说,这是县委、县政府从本地经济、社会、民生的战略高度出发,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也是贯彻省、市党代会精神的具体体现。
民以食为先,食以水为先。修武县特殊的地理位置,造成了群众饮水问题比较突出。2004年,修武县积极抓住国家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的历史机遇,规划了一批饮水安全工程。2005年以来,修武县争取资金4518万元,解决了91个村11.37万人的饮水安全问题,解决了10万余人长年饮用高氟水、苦咸水的历史,得到了群众的普遍好评。目前,修武县还有112个村10.29万人没有吃上安全自来水,群众要求十分迫切。
在这些村中,有51个平原村和61个山区村。平原村的群众长年吃的是高氟、高盐的浅层地表水,年轻的小伙、漂亮的姑娘,个个满口黄牙,不少人还患上了疾病,影响了群众的身体健康。山区村的群众有些吃水库水,有些村把雨水储存在水窖里,长年吃变质的雨水。多年来,山里人还要靠买水吃。西村乡孟泉村一年内有半年要靠买水吃,一个4口之家一年买水要花400元钱。西村乡党委副书记、乡长王胜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全乡总人口1.6万人,买水吃的群众占1万多人,每年用于买水的钱有100多万元。同时,群众还要到很远的地方买水吃,最远的村来回要花三四个小时。”
饮水安全是修武群众的迫切需求,关系群众的生命质量,关系经济社会发展。修武县委、县政府新一届领导班子成立以来,把群众的饮水安全作为第一民生,不计代价,举全县之力解决群众饮水问题,用一年时间完成全县112个村10.29万人的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其中平原乡镇51个村6.42万人,确保12月底前通水,春节前正常供水。山丘区61个行政村3.87万人,确保明年4月15日前通水,4月底正常供水。届时,该县不仅将成为全省率先实现安全饮水村村通的县市之一,同时,也标志着修武人向不安全饮水彻底告别。
中央、省政府提出用5年解决群众饮水安全问题,市政府提出3年解决群众饮水安全问题,修武提出一年解决112个村10.29万人的安全饮水问题,谈何容易?该县安全饮水村村通工程涉及范围广、规模大、投资多,时间紧、任务重,同时,还要开展冬季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大会战,参加全省 “红旗渠精神杯”竞赛活动,还有小农水重点县项目,可谓困难重重。
为把这项重大民生工程办好办实,修武县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该县成立了由县委书记任政委、县长任指挥长的安全饮水村村通工程建设指挥部,下设督导组和办公室,县委办公室主任为督导组组长,全面负责督导工作,督导组下设4个督查小组,分别由县委办、政府办、纪检委、组织部抽调人员组成,具体负责工程的督导工作,一周一通报,一周一排名。工程建设开展以来,已编发通报7期,有效地推进了工作开展。
该县将32位县级领导分包到112个行政村,全面负责所包村的各项工作。每个县直单位包1~2个村,抽调一名副科级干部和后备干部驻村,帮扶推进工程建设。对不能按期完成任务的村,包村单位和所属乡镇一同问责。包村县领导每周都亲自安排所包村工作,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包村单位积极开展帮扶工作,目前共帮扶资金48.4万元,其中云台山景区管理局帮扶岸上乡30万元,有力地推进了项目村工程进度。
修武县政府把每周日定为安全饮水工作日。每周该县五大班子领导都要检查安全饮水工程,并召开安全饮水村村通工作现场会,分析情况,解决问题。对行动不力、进度迟缓的乡镇,县领导对乡镇主要领导进行约谈。
修武县把安全饮水村村通工程作为培养人才、发现人才、选拔人才、重用人才的一个重要渠道和重要舞台,对工作中特别能吃苦、能尽责、能干事的干部做到“三个优先”,即优先培养、优先推荐、优先使用。
这次安全饮水村村通工程总投资6476万元,修武县面临的最大的困难就是,第一批饮水安全规划已经完成,而第二批规划国家、省正在批复中,因此上级没有资金,修武县采取六项措施破解资金难题:把农村“一事一议”资金全部用于饮水工程;把饮水安全工程作为农村的首要基础设施进行投资;把山区扶贫资金全部用到安全饮水工程;县财政拿出500万元用于偿还工程款;通过采用BT招标、包村单位帮扶、村企业能人支助等方式撬动社会资金;通过财政预审、公开招投标节约资金。
安全饮水村村通工程涉及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该县在工程招投标中,在网上发布招投标公告,专门委托县公共交易中心进行招投标,邀请县纪检监察部门对招投标程序进行监督。工程施工严把队伍选择关、材料设备关、质量监督关和验收关“四个关口”。工程竣工后,除按照工程建设标准严格验收外,还把群众满意不满意、赞成不赞成作为第一标准,验收必须经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及全村10%用水户签字认可,确保了工程建成一处、成功一处、发挥效益一处,真正把工程建成“精品工程、德政工程、放心工程”。11月26日上午,记者在施工现场采访时看到,每一处工程都清楚地写着工程质量行政领导、参建单位、质检人员和村民代表等名字,实行跟踪监督责任制。
加强饮水安全工程建后管理,是饮水安全工程长效运行的关键。修武县水利局局长屈继诚对记者说,修武的办法是三策并举:乡乡都有供水站,村村都有供水员,成立用水协会,建立维修队伍,县水利部门充实饮水安全管理人员,购置设备,加强水质监测检验,强化运行管理;按照“谁受益、谁管理”和“保本微利”原则,合理核定水价,适度提取折旧费、大修费,公平收取水费,形成以水养水、以养保行,长期发挥效益的良性运行机制;饮水安全维修基金列入财政预算,实行专户管理,累计使用,滚动发展,专项用于全县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维修补助资金,解决乡、村两级维修资金不足问题,把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成“水量保证、水质达标、用水便利、水价合理、长效运行”的工程体系。
“安全饮水村村通不仅是个民生工程,更是一个经济发展工程、干部作风工程。”刘晓波说。修武一半平原、一半山,解决了山区安全饮水问题,有利于带动助推山区旅游经济发展。同时,也锤炼了干部作风,密切了党群、干群关系,推动了修武各项工作的开展。
记者在修武平原山区采访时看到,到处都是打井、挖坑、敷设管道的火热场景,数百名县、乡干部和群众奋战在施工现场。目前,该县安全饮水村村通工程已完工6个村,其他村都在紧张实施,平原村可在12月底完工,山区村明年4月可全部通水。许多干部群众激动地说:“修武人饮用高氟水、苦咸水和雨水的历史届时将一去不复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