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孙 军 李 涛
本报通讯员 郝 娟
近日,从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传来喜讯,该校在河南省中等职业教育技能大赛上斩获诸多奖项,共获4个一等奖、9个二等奖和5个三等奖,获奖数量居全市各校第一,占全市获奖数量的三分之一。
在强手如林的比赛环境中,市职教中心学校为何能够取得如此优异的成绩?“这个成绩的取得归功于学校教育质量的快速提升。”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校长侯亚峰一语道破秘诀。
思路决定出路。去年7月份,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焦作女子中专、焦作建筑经济学校和市艺术学校四校合并为焦作市职业教育中心学校。合并后,学校设有高考班、就业班、升学班、短期培训班等,面对复杂的教育对象,教职工迷茫了,学校的特色是什么?办学方向在哪里?为此,该校开展了解放思想大讨论活动,统一了思想,明确了“以服务为宗旨,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将抓内涵建设、育实用人才、办特色学校作为学校的发展思路。
尺度决定高度。职业学校的主要社会功能就是为社会输送无缝链接的应用型人才。如何让学生掌握一技之长?该校主抓教学的副校长赵宗军告诉记者,规范“四化”,即课程安排合理化、教学时间神圣化、教学管理制度化和技能训练常规化。该校在开设课程的时候比较注意各种专业课的课程设置和各种实训基地的建设,使文化课和专业技能课的设置比例达到合理化,并确定每学期20个教学周,每节课必须确保40分钟教学时间,向课堂教学时间要效果。在技能训练方面,该校学生所有的专业实践课都在实训室进行,让学生及早熟悉就业环境,真正动起手来。教师利用现代多媒体技术,为学生模拟实践场景,改进教学方法,深受学生喜爱。
行动决定结果。教学管理是学校教育质量的生命线,教学管理怎么抓才能见成效?抓开学、抓新生。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该校每学期开学提前准备,严格管理,组织新生入学摸底考试,了解学生成绩,做到因材施教,并对成绩好的学生给予物质奖励,培养学生的自信心。抓课堂、抓课改。该校积极探究富有活力、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课堂教学新模式,尝试新的、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形式,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思想和理念,并利用多媒体教学、实训教学等多种方式,切实调动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省、市级优质课比赛中,多名老师获得了评委和专家的好评。抓技能训练、抓技能大赛。每一次竞赛,该校都成立专门机构,制订培训方案,积极提高参赛水平。在硬件设施和实训经费上,学校都给予大力支持,今年仅教学设备该校就投入了100余万元。
态度决定成败。技能大赛是中职学校中的“高考”,比赛项目全是与我省经济发展紧密相关的专业。该校为鼓励广大教师和学生积极参加各类技能竞赛,专门设立教育质量奖和技能竞赛奖,重奖在国家、省、市级技能大赛中获奖的学生和教师,同时对在技能竞赛中获奖的教师在技术职务评聘时给予加分,此举极大地提高了该校教师和学生参加各类技能竞赛的积极性。
“‘以赛促练、以赛促学、以赛促教’教育理念的实施,不仅提高了学生的技能,也锻炼了教师队伍,达到了让学生真正掌握一技之长,拥有在社会上立足之本的根本目的。”侯亚峰说。①5